中新网天津11月16日电 (王顺琦)记者16日从天津市滨海新区获悉,先达(天津)海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在天津市南港工业区投资建设的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一体化一期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日产海水淡化水达15万吨,按照这一产能计算,每年可节约地表用水量5000万吨。海水淡化项目生产线。
来源:经济日报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2023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56个,工程规模为每日2522956吨,比2022年每日增加165908吨。我国海水利用工作稳步推进。
近日,由中国建科所属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市政华北院)与自然资源部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共同担纲设计的天津南港工业区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一体化(30万吨示范)项目(一期)正式通水运行,将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120万吨/年乙烯项目、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
1985年1月16日我国第一座海水淡化工程在西沙群岛永兴岛建成投产第一座海水淡化工程在西沙群岛永兴岛建成投产它是利用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海水淡化装置安装的日产淡化水可以达到两百吨在这之前永兴岛上居民喝水、吃饭、洗澡、绿化、建设所用水源主要来源于被当地人称为“岛水”的地下水岛上收集雨
3月12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推进新时代海洋强省建设情况。会上,省委海洋办副主任,省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仁堂介绍了去年山东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进展情况。
先达(天津)海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天津南港工业区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一体化一期项目近日正式投产,每天可生产15万吨海水淡化水,每年可替代地表用水量5000万吨。项目投产也标志着海水淡化领域首次实现国产化,技术上实现了自主可控。
来源:人民日报 拉比格四期海水淡化项目取水口作业场景。项目供图管理团队在现场查看项目进展。本报记者 管克江摄在沙特阿拉伯西南部临海的拉比格市,一个“向海水要淡水”的工程进入了施工高峰期。这是中企在沙特承建的拉比格四期海水淡化项目。
原标题:国内规划建设最大规模海水淡化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通讯员 李论 王娟君5月22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缓缓注入模板,由中铁上海局承建的蓬莱海水淡化项目取水池地面框架浇筑顺利完成,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为下一步试水堵漏及装饰装修施工奠定了
节约用水这个口号喊了这么多年,并不是没有一点意义的,地球虽然被叫做蓝星,但是我们能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只有十万分之三。想要改变用水紧张的现状,那就要从淡化海水这个角度下手,我国青岛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来源:【上海电气】官方数据显示,我国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量的6%左右,却是全球用水最多的国家之一。从各种节水方法,到“南水北调”等水利工程,再到“向海索水”的开源增量,海水淡化已成为保障我国水资源安全的战略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