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之一,春节也成了中国非遗传承实践的重要窗口。今晚(2月4日),央视以“寻味非遗里的中国年”为主题推出晚会《新春非遗之夜》,邀请各地的非遗传承人和艺术家,用歌舞等形式展现中国非遗的璀璨魅力。
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东山岛上的东壹茶坊迎来了一场特别的直播活动。今天(3月15日),本报记者通过“弄堂社”视频号直播,带着上千名网友云端见证了一年一度的碧螺春茶炒制过程。直播镜头对准了碧螺春制作技艺国家非遗传承人施跃文,他的手法熟练,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对茶艺无比的尊重和热爱。
江苏是我国名茶产区,有苏州洞庭山碧螺春、南京雨花茶等“金招牌”,也传承着传统制茶技艺。传统茶产业是江苏特色产业、富民产业,以洞庭山碧螺春为例,一季碧螺春可为一户当地茶农带来至少2万—3万元收入,相比古法制茶一斤卖到5000元以上,最贵卖到2万元,新式茶饮“碧螺知春”一周卖出447万杯,着实惊“艳”市场,新式茶饮的异军突起,给江苏茶产业提供了哪些启示?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里,碧螺春茶园里一片生机勃勃,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采摘期。今天(3月14日),苏报融媒记者来到吴中区东山镇,在这片被春风拂醒的土地,见证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施跃文第一锅春茶的诞生。
春分时节,苏州迎来连续降雨。太湖之滨,洞庭东山莫厘峰云雾缭绕,山上的茶园内,碧螺春新芽初展、青翠欲滴。“只要天一放晴,今年明前茶最佳采摘期就到了!”3月22日上午,看着漫山长势喜人的茶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洞庭山碧螺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严介龙难抑激动。
“茶山遥望与天连”,春茶采摘季节来了。江苏是我国名茶产区,有苏州洞庭山碧螺春、南京雨花茶等“金招牌”。今年江苏茶产区产量如何?价格怎样?在红茶、普洱茶潮流冲击下,江苏绿茶销售是否有影响?采茶用工、机械采茶情况有什么变化?
#云游风物之旅#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寻茶菌在这个春天开启“地道春味·寻茶中国”系列活动,我们第二站以“香”为主题,去往中国最精致的城市——江苏苏州,寻找一杯香气扑鼻的春茶。当汽车驶离苏州古城,遍布房前屋后的涓涓细流逐渐被烟波浩渺的太湖所取代。
江苏是产茶大省,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项目,其中3个项目来自江苏,分别是苏州洞庭碧螺春制作技艺、南京雨花茶制作技艺、扬州富春茶点制作技艺。
来源:经济日报地理标志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阳澄湖大闸蟹、阳山水蜜桃、宜兴紫砂、盱眙龙虾……“鱼米之乡”江苏拥有丰富的地理标志资源,如何以地理标志产品为抓手,发挥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做好“土特产”文章?
近日,“吓煞人香”的苏州碧螺春茶正式开采上市,这“天下第一茶”,是江南早春最“香”的一份礼物。苏州碧螺春茶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遐迩。得益于太湖之滨得天独厚的物候条件,加之洞庭山茶树、果树间种,茶吸果香,花窨茶味,成就了碧螺春茶与生俱来的花果香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