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进过工厂打工的人也许会有一种心态,认为进厂打工是没有任何前途的,殊不知在深圳,还有许许多多普通的打工者,他们没有高高在上的学历,只能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哪里有好厂,他们就去哪里,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其中的滋味。
新华社郑州1月19日电(张文豪)从扛大包、拎小包到拉着或推着行李箱,从外出漂泊到“四海为家”……记者近日在郑州火车站发现,不少农民工的行李包悄然间经历着“更新换代”,务工心态也在不断地“优化升级”。在郑州火车站西广场,来自重庆奉节县农村的叶洲和同村工友刘平聊起了天儿。
在春运期间的火车站候车大厅,一眼能辨认出的,就是农民工的行李箱。农民工兄弟们一般带一个行李箱,旁边放着一个大的编织袋,还会有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塑料盆、热水瓶、水杯等“家当”,他们的行李,就是他们的“家”。
没进过工厂打工的人也许会有一种心态,认为进厂打工是没有任何前途的,殊不知在深圳,还有许许多多普通的打工者,他们没有高高在上的学历,只能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哪里有好厂,他们就去哪里,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其中的滋味。
来源:【紫金山新闻】一年一度的春运大幕开启,在汹涌的返乡客流中,大家会带什么南京好物回家?今日,记者直击南京南站、南京汽车客运南站、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出行现场,从旅客的行李箱包中寻找答案。 常在金陵走,哪能不食鸭 “带什么年货回家?那必须是鸭子呀!
昨日,菜园坝火车站,曾志悦(前左)拉着父亲曾民生的手高兴地走出站台。 记者 张路桥 摄商报记者 罗婧6日7时56分,从宁波开来的K1248次列车停在了终点站重庆菜园坝火车站。这趟列车上有一群特殊的乘客,他们是来自重庆丰都农村的18名打工者。
2月28日,有一位84岁母亲“扛60斤馒头跨城偷看打工儿子”的新闻,看了之后让许多人落泪。一边是母亲想方设法躲着儿子,怕打扰他工作;另一边是儿子破旧工服下的沉默,让无数网友心疼不已。微博话题阅读量一度破2亿,官媒纷纷转发,母子俩的细节说多了都是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