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前夕,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馆员史全伟撰著的《乱云飞渡仍从容》终于出版了。该书讲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共和国领袖与将帅,在革命战争年代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怎样历尽磨难、战胜险难、走向辉煌,怎样用卓越的实践铸造革命人生。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征的重要论述,深入了解长征和长征精神,是对长征最好的纪念,也是对我们党百年华诞最好的庆祝,对于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意义重大。
1934年10月18日,在《十送红军》的凄婉苍凉歌声里,毛泽东含泪告别瑞金。长征是一首慷慨悲壮的英雄史诗,然而,当毛泽东用一首七律来总括长征的历程,艰险和胜利时,读者却更多感受到的不是悲壮,而是雄壮、豪壮、宏壮、威壮。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首先来看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写红军长征的情况,1933-1934年,国民党对共产党革命苏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妄图一举歼灭共产党,而当时共产党执行的是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导致反围剿没有希望,红军被迫退出苏区。
编者按以红色诗歌,强文化自信。湖南国际频道“百年耀中华”专栏推出“时空诵读”板块,通过重温毛泽东诗词,感受伟人毛泽东的革命情怀与英雄气概,增强青少年的红色记忆,营造爱国爱党的热情,红色文化精神也得以跨越时空传承。
我党从1927年8月1日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科武装反抗GMD的第一枪,我党开始武装领导人民起义,到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并且在毛主席制定了避敌主力,诱敌深入,打起虚弱的方针下取得对于GMD前三次的围剿红军的反围剿胜利,第四次以大兵团伏击战取的反围剿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