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接见近三千名中国留学生时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据今日头条产品“蕃茄畅听”有声书《毛泽东传》等介绍:毛泽东青少年时期总共在校读书十三年,其中六年在旧式学堂私塾读《四五》《五经》等古籍,七年在新式学堂小学及师范等学习新知识,包括在长沙第四师范及第一师范一共约六年的学习。
郭光文在古代,人们把少年时期背井离乡、中年时期衣锦还乡和老年时期告老回乡,概括为人生三乡,这是很耐人寻味的。少年时期是人生思维活跃和理想奔放的“梦季”。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大多数青少年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不得不选择背井离乡。
■“我的韶山行”系列报道②4月24日,中国教育报融媒体报道组跟随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2000余名师生,乘坐5个小时的大巴,来到毛主席的故乡——韶山。“韶山,我们来啦!”从在学校操场的整装待发,到绿水青山间的长途旅行;从韶山学校操场的启动仪式,到毛泽东广场上的庄严肃穆。
今天,分享一首毛泽东的七绝——《改诗赠父亲》田楷米字格字帖,供书友们参考。《七绝 改诗赠父亲》又名《七绝 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作品根据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活动家西乡隆盛的一首辞父言志诗略加改动而成,而西乡隆盛则又借自一个日本和尚释月性在离乡东游前写的两首自述其志向的题壁诗《锵东游题壁二首》。
山路曲折,道路险阻。但它却是国人一生必走的“求学立志之路”,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这条路连接韶山冲和毛主席外婆家,走出了少年毛泽东一心求学的坚韧之志。今人重走求学路,吾辈立志当自强。经过修缮的毛泽东求学立志之路已不似当年崎岖,现在的路线可以从滴水洞出发,目的地石干娘。
毛泽东,字润之, 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七绝·赠父亲》 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