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新闻中,你可能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名词,从贸易战到人民币贬值,从钱荒到股灾再到金融危机,从公司裁员到经济寒冬,从P2P到银行爆雷……这些词你是不是经常听到但似懂非懂,搞不清它们与你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但似乎它们又特别重要。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经济学如何帮你提升认知?经济学思想如何帮你洞察现实?经济学思维如何帮你更好决策?本周“商业高研院”推荐的这本《经济学大师的通识课》就能帮你回答这些问题。《经济学大师通识课》以经济学为主线,分六个模块,扩大范围介绍了七十四本书。
将“书香上海”设为置顶星标让书香与您常伴《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修订版)》徐瑾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23年8月✔中国货币史启蒙读物✔ 从币制窥探国家兴衰和社会变迁✔ “白银帝国”之路,是光环,也是诅咒✔吴思、朱嘉明、韦森、马德斌、王巍联袂推荐货币是一国经济繁荣与衰退
——易纲《坚守币值稳定目标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以史为镜,在这些经典著作中,我们应反思过去的货币政策和未来的政策目标,如易纲在《坚守币值稳定目标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一文所阐释的,始终坚守好货币政策维护币值稳定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福祉的初心使命。
姜建清、朱嘉明、陈志武、韦森、马德斌、孙明春、姚余栋、田轩联袂推荐。四百年来,中央银行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最早的瑞典央行到英格兰银行,再到美联储与欧洲央行,这只逐渐显形的“货币之手”制造与救赎了数次金融危机,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追问和思考:金融危机如何形成?
徐瑾:总有人要求#荐书#,甚至只要求一本书,我总是为难,这次@南方周末 的编辑帮了忙,这期是对#凯恩斯的中国聚会#的推荐,根据书中推荐选了十人十书,很用心,感谢,故此在世界阅读日转发。感兴趣可以关注他们的旗下公号《南瓜学堂》(pumpkinschool),很赞。
《经济人》:经济危机爆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债务危机与银行危机联系在一起的,尤其在遭遇外部事件冲击或者利率冲击的时候,被掩盖的事实就会被暴露出来。所以,理解经济如何运作,核心难点是理解金融理解货币,而要全面完整理解货币,传统观念需要被更新。
无论起源是什么,金融危机总是一种金融和货币现象。金融体系的中心是中央银行,可以称中央银行为“货币王者”。既然为“王”,那么货币与金融状况无论好坏,中央银行都脱不了干系。作者 | 梁小民图源 | 图虫创意2008年的金融危机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编者按:8月14日至20日,2024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其间,由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出品的视频访谈节目“高访”,推出2024上海书展特别访谈系列节目,邀请知名作家、学者等走进访谈间,解读书中的“人文密码”。
朱嘉明作为徐瑾“货币三部曲”的第三本,《货币简史:从贝壳金银到数字货币》相较于其前作《白银帝国》和《货币王者》来看,他观察货币的视角更为宽阔,不仅包括了一般货币理论、英国央行和美联储历史、金银到纸币的演进历史,还包括现代货币制度的基本特征,以及加密数字货币的现状与未来。
此图由Gettyimages提供青年学者徐瑾继《凯恩斯的中国聚会》后,推出新作《印钞者》,她认为——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 孙珺2015年1月出版的《凯恩斯的中国聚会》刚刚入选“2015最受金融人士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青年经济学者徐瑾的又一力作《印钞者》在各大网站预售火热,并于
嘉宾:路卡、刘东、袁先欣、吴宝林等。另一方面,集中地分析在“一元论”的透视法中,像文艺这样一种“个别性”的要素,如何展现出来,或者说,在与“革命政治”“马列主义科学”的有机关系中,文艺究竟变成了一种什么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