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鑫 王洪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养宠物。其中,鹦鹉因其美丽的羽毛、聪明的头脑和善于模仿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面对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鹦鹉养殖也成为新型行业,开拓了致富的“新赛道”。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焦宏昌 通讯员 王一说起鹦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鹦鹉因其美丽的羽毛、聪明的头脑和善于模仿的能力而备受青睐。在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杏花营农场的马砦社区,有一项特色的产业——鹦鹉养殖。
梁卫在鹦鹉育雏基地内工作。(受访者供图)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摄影报道“他姓梁,我也姓梁。我们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4月16日,与记者谈及自己从外省回四川创业的经历,梁卫多次提到一位同姓的“兄弟”。今年38岁的梁卫,来自南充营山,多年从事鹦鹉养殖、训练与销售。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陈海峰 陈曦 实习生 周琪 通讯员 赵勇 文图在商丘市睢阳区郭村镇谢寨村的一片葱郁林木间,清脆婉转的鸟鸣声此起彼伏。2019年至今,村民李岩通过发展鹦鹉特色养殖,不仅实现了自身增收致富,更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动力。
让传统产业“活”起来,更要让新兴产业“长”起来。不仅是高端装备制造,还有节能环保、生物产业等高端新兴项目,聊城的产业集群“朋友圈”越来越多。在聊城萌宠小镇,边牧犬Little正跟它的主人亲密互动,接下来它们要进行一个精彩的飞盘表演,在场的聊城市民纷纷拍手叫好。
27岁的赵海东来自吉林长春,2012年从山东理工大学毕业后,不甘于上班的他,选择了自主创业,经过一番考察,他选择了鹦鹉养殖。赵海东说,他的养殖场规模最大的时候,有1000对各种鹦鹉,如今因为雏鸟莫名死亡,规模已经缩小到不足原来的10分之一。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日讯 在潍坊市临朐县冶源镇有一处观赏鸟殖基地,3月30日,记者在养殖基地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冶源镇巩家桥村村民聂象波,多年前的一场意外,造成他全身大面积烧伤,终身肢体三级残疾,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来源:【云上河南】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宠物的需求日益增长,鹦鹉因其美丽的羽毛、聪明的头脑和善于模仿的能力而备受青睐。此外,鹦鹉的饲养成本相对较低,且市场需求量大,为养殖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河南省虞城县李老家乡潘井村,有一个鹦鹉养殖场。养殖场面积不大,一走进院子,就听到鹦鹉们叽叽喳喳在“歌唱”。“你看这只鹦鹉,出生才两个多月,少于5000块钱不能卖。”养殖场主人闫春丽指着一只黄色的鹦鹉介绍说。闫春丽是潘井村村民。
记者 张同建 通讯员 梁兆坤当前,越来越多的宠物进入中国家庭,由此而带来的宠物消费,铸就了新消费时代蓬勃发展的“它经济”。近年来,国内宠物猫狗的消费市场呈现双位数增长,2019—2021年复合增速突破20%,市场规模接近2500亿元。
原标题:赵虎镇打造宠物小镇轻文旅项目——“文旅+特色养殖”赋能乡村振兴□记者刘潇 通讯员王丽“这里可以采摘新鲜蔬菜,还可以观赏动物,孩子喜欢极了。”8月2日,市民张露带着孩子在天衢新区赵虎镇“遇它宠物小镇”喂食鹦鹉和蜗牛。
来源:【长江云】老话常说,提笼架鸟,玩物丧志。可是,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伍洛镇湖边村,有一位95后小伙却因为爱好,把鸟“玩”成了大事业,年销售鹦鹉、鸵鸟等超5千万元。8月的湖边村稻田葱茏,烈日下的村庄略显宁静。沿着村道走近鹤祥养殖场时,耳畔立刻传来一阵阵“叽叽喳喳”的雀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