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记者“老K”讲述卧底汽车销售公司经历,当年为了揭露某二手汽车交易平台欺骗消费者的问题,卧底到一家公司做销售。为了拿到核心资料和证据,一着急一努力便从销售做到了高管。不仅工资水涨船高,手下还有了十几个小弟。台里怕他“叛变”,每天一通电话嘘寒问暖。
“他们会像薅羊毛一样,一直把人薅死。”作者:陈佳莉 许晔“成功学大师”杨涛鸣被抓的消息传来,刘清觉得丈夫总该回心转意了。她用女儿的手机给丈夫发了一条信息,却收到冰冷的回复:“谢谢关心,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让你妈不要再病急乱投医了。
每年的“315晚会”,都是一场公开的社会大批判。也多亏了有315这样的打假行动,才得以曝光那些“表面光鲜靓丽,背地里却肮脏不堪”的真相。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些公开后令人震惊的“真相”,是怎么获取到的?既然是行业里的黑料,又怎会很容易被记者和媒体公开呢?
“销售没套路,消费者就不会买单” “有能力的客户,价格就多报一点”“成本价不便宜,利润不高,哪来的高提成”“六七十岁老人或宝妈,在家没事做的,就忽悠她们” “不满意承诺无效退款,不想要都不用退货,等钱一到手,‘你好,在吗’‘不在’,拉黑”“在这里不能有同情心,不管客户过敏只要钱”
“销售没套路,消费者就不会买单”“有能力的客户,价格就多报一点”“成本价不便宜,利润不高,哪来的高提成”“六七十岁老人或宝妈,在家没事做的,就忽悠她们”“不满意承诺无效退款,不想要都不用退货,等钱一到手,‘你好,在吗’‘不在’,拉黑”“在这里不能有同情心,不管客户过敏只要钱”“做
近日,315记者“老K”讲述卧底汽车销售公司经历。当年为了揭露某二手汽车交易平台欺骗消费者的问题,卧底到一家公司做销售。为了拿到核心资料和证据,一着急一努力便从销售做到了高管,工资也水涨船高,手下还有了小弟。台里怕他“叛变”,每天一通电话嘘寒问暖。
为获取高额利益,一诈骗犯罪团伙设下“首付购车”骗局,利用他人身份以购车名义办理分期贷款,再转手洗白销赃,致使汽车金融公司不良贷款增加。在短短一年时间内,骗取全国6家汽车4S店18辆汽车,贷款损失300余万元,严重影响汽车市场健康发展。
3月16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推出“小时暗访”——《“垦荒人”卧底记:记者七天体验做销售,高价保健品怎样卖给老人》报道后,一名曾经在“垦荒人”就职,如今已经离职的基层销售阿彪看到报道后,主动联系上了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揭秘了“垦荒人”门店的销售生态。
来源:河南映象网今年的315晚会结束后,一位代号为“老K”的央视记者在镜头前讲述了一个特殊的故事: 他为了揭露某二手汽车交易平台欺骗消费者的问题,一路从普通销售做到了公司二把手高管,不仅收入比原单位高得多,手底下还有十几个小弟听从差遣。
“明明说好是三年,可三年之后又三年,就快十年了老大!”无间道这段经典对话,一直在影迷的心中广为流传。近日,央视记者卧底汽车销售公司,也演绎了一出“现实版无间道”。为揭露二手汽车交易平台欺骗消费者问题,记者老K卧底某家二手车交易公司做销售。并且“一着急!一努力!
在“3·15”晚会上,我们看到了很多触目惊心的暗访画面,那么你有没有好奇过,这些视频、录音是哪儿来的?调查记者又是怎么工作的呢?最近一个“‘3·15’记者卧底调查,从销售做到公司二把手”的视频火出圈了,这位代号“老K”的央视调查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重庆老人“卧底”上百场保健品销售会,并写下5万多字的防骗日记,引发媒体关注。他回忆,这些推销会宣传有礼品赠送,发一些鸡蛋、挂面等吸引老年人参加,再以打亲情牌、鼓吹能治病、返利等招数,诱骗老人购买。3月8日,郑正一仍在卧底一场新的保健品讲座。他说卧底不会因为报道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