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珍贵的美德,稻盛先生所讲是关爱和利他,也就是孙中山先生所讲的“王道”,就是因为秉持这种美德,中国才能持续五千年的文明而一直领先于世界,而正是因为不遵从这种美德,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全人类犯下了罪行,遭到了全世界对日本的惩罚与遣责。
【分享人】财富兄 (稻盛和夫盛和塾塾兄、作家协会会员、外贸&英语专业实战主讲师、外贸企业经营者、声乐爱好者)【分享时间】2022•06•13 【学习条目】《活法》第四章以利他心度人生之 日本应将“富国有德”定为国策(163-165) 【诵读原文】关于这一点,中国革命之父孙中山,1
《弟子规》里的“冠心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责,食适可,勿过则”告诉我们一个良好的社会公民就是每天都要从小事做起,习惯也就是在这些小事上形成的。
中国的先秦儒家,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古罗马的塞涅卡,这一众思想家用兼有理性与思辨式的美德教育影响着每个时代公民美德的养成,他们以自身的言语、行为,以及志业追寻为人们树立了参考范型,尤其是在自我要求、自我完成与自我实现方面为人类留下了诸多学习内容。
中华传统美德在华夏史上源远流长,自古至今,从未间断。到了家,奶奶不在家,我和爸爸将水果放在桌上,动手帮爸爸煮起饺子来,不一会儿,白花花的饺子浮出了水面,我知道这是科学中浮力原理,饺子熟了,体积膨胀,浮力增大,于是浮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