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是早春果蔬的育苗和栽种期,在浙江湖州,当地的育苗基地打造了“智慧大棚”,并用上了一整套“黑科技”,“光温水湿肥”都把控到位,为全国各地农户提供优质的种苗,助农增收。同时,农机人员也提醒广大农户,要及时进行管理,避免植物“长个不长果”。
4月12日,包括羊城晚报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一行走进浙江嘉兴桐乡市,在石门镇民丰村,采风团参观走访桐乡市数字种苗未来农场,近距离感受当地依托信息技术,用数字化赋能农业生产,促进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所取得的成绩。
位于衢州市的浙江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是浙江省首家“物联网+”智慧油茶育苗基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让基地内的油茶种苗生长控制体系实现了全自动化。为保障智能化育苗系统稳定运行,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员工定期对基地开展上门服务,检查基地用电设备,了解科研用电需求。
吴清洋展示抱卵蟹。 陈玲玲供图中新网台州3月23日电(傅飞扬 陈玲玲)青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浙江人餐桌上最受欢迎的海鲜之一。连日来,在台州三门青蟹研究院繁育基地,300余只种蟹进入抱卵关键期,即将实现大规模同步抱卵。
来源:【绿色中国】文/孙 良在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的苗木基地里,一株株根系深扎、叶片油亮的“红宝石”酸枣苗整齐排列,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浙江森禾花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国强轻抚苗叶,向记者介绍:“这些苗子看似普通,却是我们治沙固土、振兴乡村的‘金钥匙’。
天气慢慢转暖,自然生长的青蟹也即将从冬眠中醒来,不过,在宁波华大海昌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的育苗基地里, 一只只约摸两个拳头大小的青蟹已“大肚便便”,技术人员喻国洪仔细地调节着池内的水温、水质,观察青蟹状态,通过室内人工培育,控制池温、水质、饵料等方法,让基地内的青蟹提早进入了繁殖期。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第一批“未来农场”认定名单,全省共十家单位入选,快来看看有你认识的没~围绕要素集约化、生产智能化、产业生态化、管理高效化和功能多样化的要求,未来农场要通过数字化场景打造,在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2月19日,在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前阙庄村,村民在收获西红柿。早春时节,各地加紧开展农业生产,积极进行春耕备耕,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景象。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2月19日,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农民驾驶农机在田间作业(无人机照片)。
新京报讯 据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网站消息,近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联合发文,公布2024年省级水产原良种场资质认定结果,由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申报的浙江舟山省级曼氏无针乌贼原种场获得资质认定。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来逸晨 通讯员 裘云峰 李政10月14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最近,浙江新一批8个国有农场省级重点项目正式开工,总投资6.96亿元,其中投资额超1亿元的3个。种业创新,是这次全省8个新开工国有农场重点项目的“重中之重”。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燕平相比洋鸡,国人对土鸡(地方鸡)一直情有独钟。种业被称为农业的“芯片”,但你知道吗?30多年前,国内居然很难找到一家地方鸡的育种企业。“中国有这么多地方鸡品种资源,难道就没有一家在好好做育种吗?
新京报讯 据浙江省诸暨市农业农村局消息,近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数字农业工厂和未来农场名单的通知》,诸暨市浙江国伟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喜盈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正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入选2024年浙江省数字农业工厂名单。
潮新闻 记者 胡静漪 通讯员 王芳芳12月31日,记者从三门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三门县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今年开工建设7个项目,已完成资金拨付4506.9万元,作为全省唯一一个海洋渔业国家级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为生态化海水养殖和现代化渔业发展探索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