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手机镜头对准一株疑似出现病虫害的稻穗,拍照、上传、系统识别,简单几步后,手机屏幕上“秒速”显示病虫害种类。这一幕,看起来与人们平常在路边“扫一扫”求问“度娘”没啥区别。而实际上,它却是一支90后青年创业团队切入生物防治、开拓“AI农业”新蓝海的渠道。
根据南京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农业病虫害AI智能诊断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平台通过向种植户提供农事记录、地块管理、溯源管理、农场秀、农场明信片等农场农事管理工具,方便种植户管理自家农场,实现种植过程可追溯,同时可以随时随地分享农事农场图片自动成成农场明信片分享到朋友圈进行产品宣传推广,可以随时随地记录每天农事计划、用药施肥情况,自动根据时间生成种植管理过程可追溯图,同时自动计算用工、用肥用药等成本,帮助农场主科学种植管理农场。
手机解锁,刷脸支付,现如今,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您听说过“虫脸识别”吗?在安徽有这样一群年轻的博士,他们拿着“自拍杆”,在田间地头给虫子们拍“写真”,进行“虫脸识别”。这到底是一项什么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又有哪些帮助呢?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9日讯(记者明眺生 通讯员杨蕴焓)市园林科学研究院主持研发的“植保卫士”APP上线,不仅园林人可用,市民养花、逛公园遇到不认识的昆虫,拍照可以秒识。4月19日,市园林和林业局组织全市各区负责道路绿化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董立坤在授课。
4月23日下午,2023首届智慧农业博览会举办前一天,江西省亿发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在潍坊富华展览中心准备好展区。工作人员在码上慧农数智化(AI)农诊一体机高倍显微镜下放上稻纵卷叶图片,三四秒后,上方的显示器就显示出识别结果为稻纵卷叶螟图,相似度达9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