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境基250公里,五峰环抱,峰顶平坦,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据《重修园照寺碑记》载:汉明帝遣王遵、蔡惜等人出使西城,道经葱岭,遇印度摩腾、竺法兰二梵僧,王遵等人将其迎归洛阳,二梵僧求晋谒五台山圣境,明帝许之。
不久,堆·喜饶桑布在西部阿里创建达摩寺,麦·喜饶桑布在康区创建昌都寺。至此格鲁派在整个藏族地区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寺院组织机构,并以后来者居上之态势发展,到16世纪初格鲁派已在整个藏族地区初具宗派势力和发展规模。
理塘寺又名“长青春科尔寺”,是康巴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黄教寺庙,也是康区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它由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创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原本房屋不多,经济能力倒尚可,最初便有喇嘛百余位。
而且这种寺庙都是从古代所流传下来的,在古时候山峰顶上的寺庙高达几千,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是靠人工所搬运上去的,即使现在选择在山峰的顶端建造任何的建筑物也是通过人工所搬运。鲁迅先生曾说:“世界上本来没有路,但是人走多了就变成路。”
赤尊公主建寺受阻,文成公主依《八十种五行算观察法》推算,发现西藏地形如罗刹魔女仰卧。西藏传说中有两个重要的罗刹女,一个是同西藏 人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的岩罗刹,它后来与观音菩萨点化的 猕猴相恋结合,繁衍出数百万藏族男女,成为西藏人始祖母,受到人们的东道和景仰。
由于福州最近连续两个月的高温天气,我们暂时延后了我们的徒步计划,今天特意来打卡一个之前就想来的寺庙,旗山万佛寺,原名为旗山石松寺,始建于宋朝,历史悠久,寺庙屡建屡废,目前的寺庙于1999年重建,也借此更名为万佛寺。
该庙始建于民国末年,观音、五道两庙连体,东殿观音,西殿五道。解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庙会的规格也越来越高,每年一过正月十五,村民们就开始做筹备工作,庙会那天,周村几十里的人们云集在波勒圪沁村,观焰火,看大戏,为观音娘娘祝寿,祈求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