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一线讲述】讲述人: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植保无人机团队负责人 唐亚宁自从2014年从青岛农业大学毕业后,我便毅然踏上了服务农业的道路,故事是从植保无人机开始的。 装药、起飞、喷洒……植保无人机可以按照既定路径在田间盘旋,将肥料、农药均匀洒下。
立秋以来,正值水稻孕穗、灌浆关键时期。随着智能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在杭州,应急移动电源车为植保无人机提供充电续航服务,满足农用电动机械户外充电需求,助力田间管理,护航农作物稳产增收。
来源:连云港日报 眼下,港城大地春耕春管正当时。在连片的麦地里,植保无人机飞手们进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节。灌水、配药、设定飞行参数、起飞、喷洒……植保无人机按照既定路径在田间盘旋,将肥料、农药均匀洒下。多旋翼无人机技术和智慧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市农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不断扩张。
一架满载肥料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快速向绿油油的麦田飞去……近日,在肥城市安驾庄镇地龙农机专业合作社麦田里,“飞手”地龙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汪龙操控无人机将肥料均匀撒在麦田里。“使用无人机追肥,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成本。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王琳)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对农用无人机的需求日益增加,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及时出台购置政策。2月5日,《云南省农用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方案》发布,明确农用(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补贴额为6000元—14400元。
中新网济南3月16日电(孙婷婷)植保无人机每小时可为150亩地喷洒除草剂、为60亩地撒施化肥……春日的农村大地上,农事渐起,迎来春季管护的“黄金时节”。高效节能、操作便捷的植保无人机,在齐鲁大地上腾空而起,成为大田施肥、喷药作业的“一把好手”。
新华社墨西哥拉彼达9月8日电(记者吴昊 席玥)“现在,女人都能操控无人机干农活了。”在墨西哥西部米却肯州拉彼达市附近,27岁的约塞琳·米雷莱斯熟练地操作一台中国品牌农业无人机,自豪地对记者说。米雷莱斯所在地区是墨西哥传统农业区。
来源:农民日报 春回大地,正是农民朋友忙春耕的大好时节,但是当下,不单农民朋友很忙,咱们的农业“科技新军”——植保无人机或许更忙。播种、打药、施肥……它们按照预设路径在田间盘旋,一气呵成,妥妥的“靠谱、给力”。
春风拂面,位于泗洪县洪泽湖农场的9万多亩小麦也迎来了返青关键期。然而,自去年秋天以来,宿迁地区降雨稀少,如不及时撒肥浇水,小麦生长势必会受到严重影响。这不,一场科技与时间赛跑的春耕战役在洪泽湖畔悄然打响。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尹小剑 李振阳 通讯员 贾晗粮食要丰收,夏管是关键。连日来,淮滨县各乡镇积极抢抓晴好天气,全面开展夏管作业,确保农业生产提质增效。8月1日,记者走进淮滨县王店乡宋营村,4400亩高标准农田绿意浓浓,成片的水稻一望无际,长势喜人。
来源:【海报新闻】编者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眼下,春光明媚,正是春耕春播、春管春服的好时节。齐鲁大地按下了“农忙键”,田间地头,农户们忙着育苗育种、管护小麦、翻整土地,一个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阡陌间。
近日,山东省潍坊市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处于春灌期,当地种植户紧抓农时开展灌溉作业,为夏粮丰收打好基础。潍坊是山东省的产粮大市,全市小麦种植面积超过575万亩。4月8日,在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农业灌溉设备在为小麦浇水(无人机照片)。
来源:长江日报 植保无人机正在油菜基地喷洒肥料。长江日报记者蔡梦娅 摄不负好春光,春耕正当时。当前,正是促进油菜、小麦春发生长、苗情转化升级的黄金期。长江日报记者走访发现,全市各区都在抢抓农时,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运作,强化农资服务,保障优质种苗,主动打好春耕春管保卫战。
新华社 春回大地,农民们陆续忙碌起来。在中国西南山区,各式各样的无人机正以独特的优势,为春耕备耕和农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无人机缓缓升起,根据预先规划好的路线,轻松穿越复杂地形,快速且精准地将灌溉管道吊运到目的地。另一边,工人们迅速进行管道的安装和焊接工作。
来源:【青岛信网】农技人员操作植保无人机对麦田开展春季除草作业(来源:即墨区委宣传部)信网3月22日讯(通讯员 张涛 记者 谷正原)不误农时不负春,小麦田间管理正当时。眼下,在青岛市即墨区的大片小麦农田里,一台台追肥机、自走式喷灌机、小麦镇压机、无人植保机正有序作业。
来源:人民网 眼下,全国冬小麦由南到北陆续进入返青期,多地依托一批新技术、新设备助力田间管理,不断夯实夏粮丰产基础。近期,河南8500万亩小麦从南到北陆续返青,也是小麦促弱转壮关键期。在安阳市内黄县高堤乡高标准示范田里,农技专家正熟练地操作着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对土地墒情进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