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6月17日讯 上周(2024年6月3日至2024年6月16日),中国网旗下啄木鸟投诉平台共收到有效投诉478则,投诉共涉及网络借贷、培训教育、社交媒体、购物平台、汽车销售、物流运输及网络游戏等多个行业。
前不久,一则“小天鹅被羊毛党一夜薅走7000万”的消息登上热搜。小天鹅的一家经销商在线上促销时,因输错数字,导致产品标价远低于日常,被“羊毛党”疯狂下单。针对此事,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截至发稿,尚未有公开的调查结果。
前不久,一则“小天鹅被一夜薅走7000万”的消息登上热搜。小天鹅洗衣机的一家经销商在线上促销时,因输错数字,导致产品标价远低于日常,遭遇大量下单。针对此事,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截至发稿,尚未有公开的调查结果。
经营所谓“薅羊毛”福利群的群主,利用下单信息收集群成员个人信息后贩卖,而不法商家又利用购买到的个人信息骗取保险推广费。7月1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了解到,这起贩卖个人信息案中,两名嫌疑人牟利80万元,目前均已到案。
编者按近年来,“薅羊毛”一族越来越多。他们追逐各类购物平台的优惠政策,热衷于抢各种福利和优惠券,对拼团、满减、打卡积分、返现金等方式得心应手,有人甚至以此为业。这样的“薅羊毛”真能省到钱吗,为此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付出社交资源,值得吗?
“老人看到一个App弹窗广告,以为输入手机号就可以‘提取现金’,结果支付宝连续支出了两笔扣款,显示购买了‘宏光数码魔盒’商品”。黄先生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既没有下载相关App,也没有收到任何魔盒相关商品的情况下,钱却被套路没了。
原创 王亚琪 电商在线文|王亚琪双11购新机,跟着大促买买买,已经成为不少用户的消费习惯。过去大家购置大件的逻辑是“学算数”,多方比价、叠加优惠;如今,一项新技能开始流行:活用“分期免息”。而在这一届双11,“分期免息”也被更多商家所选择。
经营所谓“薅羊毛”福利群的群主,利用下单信息收集群成员个人信息后贩卖,而不法商家又利用购买到的个人信息骗取保险推广费。7月1日,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了解到,这起贩卖个人信息案中,两名嫌疑人牟利80万元,目前均已到案。民警现场查获管某用于“刷单”的手机。
下单返现本是一些网络购物平台为了增加销量而采用的推广机制然而有人却利用机制bug大“薅”特“薅”商家羊毛你猜“刑不刑”?有些网络购物平台推出了网络推广员的机制,小勇发现,只要吸引消费者通过自己的网络推广链接成功购买商品,即可获得平台返佣。
最近头条被一张收益截图刷屏了——某网友晒出单篇文章101万阅读量+997元收益,评论区直接炸锅:“这钱比送外卖好赚!”“求带!键盘已搓出火星子!” 作为混迹头条3年的老司机,这就扒一扒爆款背后的骚操作,顺便教你避开99%新人会踩的坑。一、爆款公式=蹭热点×情绪炸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