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3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新增信贷近万亿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业内专家表示,由于近期地方政府专项债加快发行后,短期融资平台可能偿还一部分银行贷款,体现为这部分存量贷款数据的减少,据测算,如果还原地方专项债置换因素的影响,2月新增贷款可能还要增加2000亿元左右。
6月14日,人民银行发布的5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50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06万亿元,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但总体符合市场预期。5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0%,狭义货币(M1)同比下降4.2%。
每经记者:肖世清 每经编辑:马子卿3月15日,央行公布了2024年2月金融统计数据,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37万亿元,其中,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4.92万亿元,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1.45万亿元。社融方面,2024年前两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8.
央视网消息:4月20日15时,中国人民银行举行新闻发布会,就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答记者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介绍,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是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表明今年一季度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是比较强的。
记者陈秋圆 发自北京 据8月13日央行消息,为做好金融支持防汛抗洪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新增重庆、福建、广东、广西、河南、黑龙江、湖南、吉林、江西、辽宁、陕西、四川12省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1000亿元,支持受灾严重地区防汛抗洪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加大对受灾地区的经营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农业、养殖企业和农户的信贷支持。
1月12日,央行发布2023年全年金融统计数据和社融数据。根据央行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增量累计为35.5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41万亿元;新增贷款22.75万亿元,同比多增1.31万亿元。有业内人士表示,从数据来看,我国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的力度保持较高水平。
抵押补充贷款(PSL)再度出现净新增。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3年12月抵押补充贷款开展情况显示,2023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3500亿元。期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32522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发布的11月信贷社融数据显示,在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持续显效下,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继续呈现边际转好趋势。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800亿元,个人房贷企稳回升,当月住户中长期贷款新增3000亿元,环比增加明显。数据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_[2])同比增长7.
权威解读来了。 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1月14日公布的最新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2.26万亿元;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0%,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7.3%,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
开年首月,我国新增贷款超5万亿元,增长数据亮眼;社融规模增量为7.06万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1月主要金融数据展现诸多亮点,释放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强信号。金融总量合理增长开年以来,金融对经济的强力支撑直接反映在金融数据上。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贺觉渊3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最新的金融和社会融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14万亿元,其中,2月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近万亿元;2月社融增量2.24万亿元,同比多增7416亿元,保持较快增长。
信贷“开门红”有望在2月延续。综合多家机构的观点,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有望达到1.5万亿,社融存量同比增速有望出现回升。中金公司预计,2月新增贷款约1.5万亿元,高于2022年2月的1.2万亿元,同比多增0.3万亿元;贷款余额增速11.8%,较上个月上升0.1个百分点。
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专栏文章《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提出,要减少对月度货币信贷高频数据的过度关注;高质量发展阶段,评判经济发展不只是看经济增速,评判金融支持也不能“唯信贷增量”。
“开门红”是银行一年一度的“重头戏”,面对资金流最密集、最活跃、最繁忙的业务旺季,银行从业者开年即冲刺,深入开展旺季营销,以期为全年的业绩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新年伊始,瑞丰银行上下密切联动,开展2025年“走千访万”劳动竞赛活动,奋力迎战“开门红”。
“从行业投向来看,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房地产业贷款增速也有所回升。贷款行业投向结构持续优化。”4月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张文红在回答第一财经提问时称。信贷总量和投向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