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武汉市民郝先生在一家理发店充值了200元,消费过一次,春节过后,他吃惊地发现,这家理发店大门紧闭,怎么也联系不上店主。“充值的时候还热情地介绍套餐,时隔一个月就跑路了,我们联系老板,发现他把我们都拉黑了。”郝先生表示,他了解到,跟他有一样经历的有上百人。
预付式消费后商家卷款跑路如何治?检察机关建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精准发力3月15日上午,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举办“共筑满意消费”主题活动。会上发布《2024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职业闭店人”帮商家卷款跑路坑害消费者以社会影响力指数91.8排名第一位。
2025年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河南卫视大象财经旗下的《消费新观察》栏目携手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河南省消费者协会及河南交通广播,共同推出“315特别节目”,旨在为消费者揭开消费市场暗藏的风险,提供权威维权指导,助力消费者擦亮“火眼金睛”。
号称解决了预付费消费此前存在的种种痛点,一种名为“先享后付”的消费新模式快速走红:消费者在进行预付费消费时不再需要预付一大笔资金,取而代之的是通过支付平台进行签约,随后按照消费次数,或者按照一定的周期,由支付平台向消费者发起扣款后再支付给商家。
来源:【北京西城】“315”不仅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代名词,更是全社会凝聚共识、捍卫公平消费的象征。这一特殊日期背后,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深刻内涵——以法治之力破除市场乱象,以诚信之诺夯实消费信任,以全民之智共筑放心环境。“守护315”不仅是口号,更是一场多方协力的行动。
记者 秦雪丽为切实帮助广大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剑指各类消费陷阱,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烟台融媒中心联合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烟台市消费者协会共同发布了3·15消费维权线索征集令,受到消费者广泛关注,不少读者分享了自己的“窝心事”,从目前征集到的线索来看,预付卡消费纠纷成为报
来源:【人民网】“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媒体报道与网友热议中,有哪些消费问题,与深圳有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山东济宁一企业购买卫生巾、纸尿裤残次品翻新出售。其中,部分残次品来自深圳企业全棉时代。
从去年开始,知名健身品牌——威尔仕健身遭遇了全国大范围的退店潮。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威尔仕健身房目前已全部关闭,众多消费者预先支付的健身费陷入无法退还的困境。
大皖新闻讯商店收银台存放消费者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被查;美容美发店宣称“会员卡一经售出,概不退换”被罚;擅自委托生产含有“怀宁贡糕”标识的糕点被移送公安……3月13日,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在2024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公布一批侵害消费
近日,江西的刘先生换了新车,准备注销一年多前安装在旧车上的ETC设备,拿回300元的预存金。由于当时的ETC销售人员已无法联系,他咨询了ETC平台的客服。不曾想,对方却断然拒绝,理由是他不符合严苛的注销要求:用户需使用满三年,并且每个月完成至少使用一次ETC设备的消费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