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邢台日报-邢台网】本报讯为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日前市环卫公司在市区开启垃圾分类可回收物提前预约、免费上门回收服务。市民只需拨打预约回收热线,即可实现可回收物变现。据介绍,目前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品类主要为纸张类、金属类、织物类、塑料类、玻璃类等5大类及其相关制品。
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在已建成的1.5万个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基础上,打造一批惠民回收服务点,提供更加优质的交投交售服务,按市场价收购部分可回收物,满足市民“卖废品”的需求。这些服务点基本步行15分钟可达,统一使用“沪尚回收”标识。
在济南章丘的小区,时常会见到这样一些人:他们穿着统一的绿色制服,骑着统一的蓝色三轮车,去居民家里回收废品。一辆小蓝车,一个电子秤,这是95后姑娘小灰每天的工作必备。只要有电话、小程序预约收废品,小灰就上门服务。小区的居民们看到小蓝车,也会直接叫住她。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姜晓 通讯员 钟娜 李晓彦 柳喜鹊 摄影报道)为倡导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到爱护家园、维护环境的行动中来,近日,清洋街道星河城社区开展废旧资源回收活动,鼓励居民把家中闲置的废旧物品、楼道堆放的杂物拿出来,“变废为宝”,积极营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
“回收小哥”上门回收废品,并将钱直接交给到居民。说到废品收购,人们脑海里总会映出这样的画面:收购人骑着三轮车吆喝“收废品啦”,或者自己提着大袋小袋去废品收购站……现在,在经开区的80个小区里,居民用手机就可以预约上门回收废品,让废品回收变得更加高效,还有点儿“潮”。人们只要通过手机小程序下单,输入详细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废品信息,在双方预约的时间段,身着蓝马甲的“回收小哥”就会上门收废品。12日中午,住在六合一方小区的一位市民就体验了一回“互联网+”模式下的废品回收。
文/羊城晚报记者 梁怿韬 通讯员 成广伟“这些都是具有示范意义、可复制、可持续的垃圾分类‘广州经验’。”在7月10日广州垃圾分类动员大会上,市长陈建华对广州多个垃圾分类表现较好社区进行表扬,并将这些社区列为“广州经验”。陈建华希望,接下来“广州经验”要上升为“广州标准”。
“收破烂来……”这种曾经穿梭在大街小巷收废品的吆喝声,逐渐消失在人们的印象中。互联网的发展,让收废品这一传统产业,也注入了网络元素。在济南章丘区,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脚踩着电动小三轮,身穿着绿色制服,出入小区,奔走街头,穿行在大街小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