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思考自由是个人幸福之本,但问题是大部分人都误解了自由的真谛。而今天已成为普世价值的“自由”再难带来人们兴奋感,反倒让人陷入越来越深的迷茫之中。那么“自由”究竟是什么?它的根基又是什么?为什么很多我们主观认为在享受“自由”中的人却颇感束缚?“自由”带来幸福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一谈起自由,人们往往与西方文化联系在一起,与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联系在一起,这是完全错误的,这是认知上的误区。西方文化不仅包括自由、正义、和平贸易、尊重权利、法治等思想,同时也含有强制、盗窃、奴役、种族灭绝、战争以及其他根本不是自由的观念。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热爱自由。
同为处在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四位重要思想家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和卢梭关于自由的看法不尽相同,霍布斯式的自由是绝对权威之下的自由,洛克的自由是强调个人基本权利不受侵犯的自由,孟德斯鸠则把自由分为了哲学和政治的自由,认为自由就是人们感到安全,而卢梭认为自由就是民众服从公意和自己所制定法律,同时,卢梭的自由是平等之下的自由。
什么是自由?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是不是自由?为什么说动物没有自由,只有人才有自由?且看康德怎么说:自由分为两种:内在自由和外在自由。内在自由是指个人根据道德法则行事的能力,而外在自由是指个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行使的权利和义务。
通过对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实证学派的人性假设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两大学派在人性理解上的分歧,关键在于人是否具有意志自由这个问题上。刑事古典学派将人假设为理性人,从而肯定人的意志自由;而刑事实证学派将人假设为经验人,从而否定人的意志自由。
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和中华民族对社会价值理想的不懈追求。自由指作为主体的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活动状态和境界,主要表现在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他人)和人与自身的关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