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欣宇 通讯员 周晋安“国际通用标准建议40°以上的脊柱侧弯患者建议手术治疗。但如今在科学专业的医疗帮助下,脊柱侧弯在40-60°的患者实际上也可以免于手术,进行形体锻炼治疗就能恢复。
生活中,这样一群人,他们连最普通的翻身、抬头、爬行、坐稳都难以实现,随着病情发展,身体功能还会不断弱化,脊柱会不断弯曲,甚至最终影响吞咽和呼吸。他们是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也被称作“松软儿”。2月29日是第十七个世界罕见病日。
中华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小儿脊柱学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儿科学院脊柱侧弯研究中心主任、新华医院小儿脊柱中心主任新华医院杨军林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学认识脊柱健康非常必要,有些青少年错过最佳干预时机,非常可惜。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黄心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5月21日是世界脊柱健康日。近日,“关注青少年脊柱,健康科普公益行”——中山三院脊柱侧弯中心成立三周年暨新苗公益十三周年患友会活动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简称“中山三院”)举行。义诊现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翁子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5月21日是世界脊柱健康日。近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简称“中山三院”)和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呵护脊柱健康,挺起少年脊梁”——天河区学生脊柱侧弯专项筛查活动在穗启动。义诊现场。
SMA(脊髓性肌萎缩症)脊柱侧弯诊治中心在新华医院率先成立。 新华医院供图中新网上海2月26日电 (记者 陈静)SMA(脊髓性肌萎缩症)脊柱侧弯诊治中心(下称:诊治中心)率先在上海成立,诊治内容覆盖SMA患者的全诊疗周期以及全生命周期。
今年2月29日是第17个世界罕见病日。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连最普通的翻身、抬头、爬行、坐稳都难以实现,随着病情发展,身体功能还会不断弱化,脊柱不断弯曲,甚至最终影响吞咽和呼吸。他们是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也被称作“松软儿”。
图说:SMA脊柱侧弯诊治中心正式成立新学期伊始,患有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8岁少年维洛,体会到了将身体坐直的快乐,回到校园中的他,可以端端正正地坐着看黑板上课了。在上海新华医院SMA脊柱侧弯诊治中心团队的帮助下,维洛的脊椎侧弯从69度被纠正到了10度。
脊柱侧弯不可怕关键是要早发现留意孩子的体态姿势早筛早治可免去手术治疗的痛苦赶快了解一下脊柱侧弯不可怕认清概念很重要脊柱侧弯患者中大部分是10度到20度的轻度侧弯,40度以上需要开刀手术的极重度侧弯只占极少数。
中新网上海2月29日电(记者 陈静)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类似渐冻症却比渐冻症更为严重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肌无力和肌萎缩,以下肢为重。该病患者也被称作“松软儿”,虽然该病在罕见病之列,其实患病人数却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