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回答说:“出门与同仁行礼如见贵客一般,对百姓如大祭一样凝重,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如此在朝上就不会招致怨恨,在家中私下的交往也不会招致怨恨。”
【原文】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赏析】孔子认为,一个有“忠恕”思想的人,会推己及人,从己心出发,为他人着想,表现出宽厚仁慈的品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圣人视为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
《论语 颜渊篇》中记载了一段。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汉语有一个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来自于孔子的这句话。以前做学生时读过这句话,记住了。人到中年,突然才发觉,以前没真懂这句话。
《论语十则》先秦:孔子及弟子 诵读:康爸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