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多样的生物 多彩的世界】光明日报记者 丁一鸣 常河 光明日报通讯员 江雪飞 徐敏可不知名的鸟儿扑棱棱掠过枝头,簌簌声中,牯牛降抖落了霜,水灵了几分——光透了进来,水涨了起来,林子里闹了起来。“这水,像翡翠一样润!
大皖新闻讯5月28日,池州市石台县林业局公开发布温馨提示称,为更好地保护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及地方相关规定,该局对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相关保护措施面向社会进行重点提醒。
中新网安徽新闻12月23日电 (桂正文 俞文雅)日前,安徽省林学会2024年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召开,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门管理站被安徽省林学会授牌“安徽省自然教育基地”。近年来,牯牛降祁门管理站一直致力于自然教育的长足发展。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14条特色生态旅游线路,安徽皖南人文山水生态旅游线路成功入选。据了解,该路线包含池州市境内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等4处景点。
近日,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组长卢仕仁率队赴石台县调研督导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池州市副市长何刚参加调研。在仙寓镇大山村王村组,督察组详细了解垃圾清运、生活污水处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督察组认真查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考察时不经意中看到的一种植物居然是一个全球新物种——牯牛兔儿风。近日,国际植物分类学刊物《北欧植物学报》在线发表了“华东皖南的一个新物种——牯牛兔儿风”一文,这标志着安徽省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添一植物新种。
【来源:黄山日报】近日,祁门县生物多样性调查团队通过红外监测相机在祁门县境内多地拍摄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的珍贵影像资料。据资料记载,中华穿山甲在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祁门县大多数乡镇都有分布记录。
近日,国际著名SCI刊物《NORDIC JOURNAL OF BOTANY》(《北欧植物学报》)刊登了在祁门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发现的植物新种牯牛兔儿风—“Ainsliaea guniuensis(Asteraceae),a new species from southern
3月13日至14日,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庞士磊带队赴池州市对国家级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重点县攻坚工作进行现场评估并调研安全生产工作。厅监管一处、国家矿山安监局安徽局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并邀请有关专家参与检查评估。
大皖新闻讯“下次我们再也不随意进入未开发的地方了,……” 9月8日晚10时许,被困在池州石台牯牛降景区一处非对外开放区域长达数小时的两名外地游客被石台曙光救援队队员救出后,其中一名获救游客十分后悔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