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马佳丽)去年12月,国内多个主流电商平台开始引入“仅退款”服务,似乎将其视为电商行业的标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仅退款”服务却逐渐引发了诸多争议,许多商家对此纷纷表示不满。同时,这一服务也加剧了消费者与电商卖家之间的矛盾,“仅退款”相关话题频繁登上热搜榜。
看看拼多多商家就知道,随便采访一家商家,哪一个不想挖黄狗它家祖坟的,它狗日的是碰到法冶社会,不然呵呵,,,,,,一个只想掏空心事惦记商家的钱包,罚款,罚款,还是罚款,然后编各种理由,继续罚款商家,这种平台,尽早会被有报应的,会让它18代都不得好死的。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某电商平台的店主杨先生为了一件9.9元短袖的“仅退款”,不惜坐9个小时的动车,跨越近1300公里寻找买家。杨先生表示,一件9.9元的短袖卖出去,除去各项成本,到手的利润只有5至7毛钱。被"仅退款"后,他至少要再卖出10件,才能扳平这单的亏空。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一位女店主为了追回被“仅退款”的12双袜子,跨越上千公里找到买家要说法。近期,买家“仅退款”现象引发了公众对网购平台“仅退款”规则的广泛讨论:商家都这么“难”了,为什么还要提供“仅退款”服务?这是因为“仅退款”不仅是一项服务,更是一种营销手段。
2023年12月26日,淘宝变更《淘宝平台争议处理规则》正式生效,引入了“仅退款”,次日“淘宝将支持仅退款”的话题冲上社交平台热搜。在此之前,京东修订的《京东开放平台交易纠纷处理总则》中,同样出现了“新增退款不退货执行标准”“交易纠纷新增支持用户仅退款”。
日前,话题“1400元的洗衣机因无法安装被仅退款”冲上热搜,引发网友对电商平台“仅退款”政策的关注与讨论,也有不少商家表示快被该政策“逼疯”。“仅退款”是指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买商品后,如果对商品不满意或发现问题,可以申请退款且不需要退还商品。
中新网12月29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日前,“淘宝将支持仅退款”登上微博热搜,京东随后跟进,将仅退款范围扩大,这意味着淘宝、京东、拼多多和抖音电商等平台均支持仅退款服务。就在27日晚,京东集团还宣布,2024年1月1日起京东采销等一线业务人员的年固定薪酬大幅上涨。
随着国内电商平台进入激烈的存量竞争,各大平台陆续推出“仅退款”服务,已成为国内电商的行业标准之一。“仅退款”服务,本是电商平台为保障消费者权益而设立的,然而在运行中却滋生了恶意“仅退款”行为,成为一些人“薅羊毛”的捷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仅退款”服务被滥用又该如何破解?
受访企业供图电商作为中国最为成熟的互联网业态,发展多年已经深受网民认可。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9.15亿人,网上零售额连续11年稳居全球第一。
近年来,为了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多家电商平台上线了“仅退款”服务,支持消费者在一定条件下,无需退货就可以获得退款。“仅退款”简化了售后服务流程,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同时也滋生了恶意“仅退款”行为,让其成为少数人“薅羊毛”的捷径。
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相逢即是缘。在这大干世界里,分给我一个”关注“的眼神吧。求求,祝你天天开心,日日暴富!文|娱事浮沉编辑|娱事浮沉今日话题:拼多多为什么会支持买家仅退款?网友:因为它清楚十个商家九个骗消费者:我想要退货退款。平台:已为您自动发起仅退款,无需退货,无需商家同意。
“那袋子皱的感觉一戳就破了”……近日,某地一女生网购一包12元的大枣,在收货6天后以外包装袋皱了为由,强硬要求商家仅退款不退货,被拒绝后辱骂客服1小时。工作人员无奈之下只得发视频讨说法。“薅”不讲理,令人恼火,也将“仅退款”再次拱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记者 李静 王开智 报道 “面对仅退款,商家是无奈的。”山东的商家王明(化名)告诉记者。在2021年,拼多多首先推出了“仅退款”功能。今年,各电商平台纷纷修改售后服务规则,将“仅退款”作为“标配”。“仅退款”的初衷,是为了让消费者更方便购物,减少在售后上和商家扯皮的时间和成本。
文 | 吴三川日前,“1400元的洗衣机因无法安装被仅退款”等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友对电商平台“仅退款”规则的关注与讨论,也有不少商家表示快被“逼疯”。“仅退款”的初衷,自然是优化消费体验。随着电商平台竞争白热化,“仅退款”几乎成了头部电商平台的标配。
交汇点讯 3月15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去年全省法院受理涉消费纠纷案件3.4万余件,较2023年下降约12%。为了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多家电商平台上线了“仅退款”服务。然而,“仅退款”在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滋生了恶意“仅退款”行为,损害商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