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成立30周年大会暨2022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年会”上,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王华教授从先天性免疫、适应性免疫和细胞因子三个方面介绍了ALD的炎症免疫性损伤致病机制及潜在治疗策略,《国际肝病》特此报道。
前一阵胡先生陪妻子检查妇科疾病,然后在妻子怂恿下也做了一下体检,在测量血压的时候,医生发现胡先生的手掌发红,就建议他做彩超的时候重点查一下肝脏,这一查不要紧,肝功能异常,肝脏回声增强增粗,肝硬度值也达到了15.8,最终确诊是酒精性肝硬化。
或者因工作需要,不得不经常饮酒?但是,如果您经常饮酒,或者短期内有大量饮酒,有如下症状:不欲饮食、恶心、呕吐、眼睛黄、小便黄等,甚至一天不喝酒就心慌、烦躁、大汗淋漓、气紧、手抖等,则有可能是得了酒精肝了,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雷先生,今年45岁,因为工作原因雷先生要经常去应酬,雷先生在前段时间参加完一次应酬之后开始出现疲劳、乏力、肝区疼痛等症状,刚开始还以为是没有休息好,但是好好休息了一段时间症状还是没有减轻,反而感觉越来越重了。
毕竟,我们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一种“酒文化”,慢慢喝酒、劝酒已经成为一种社交方式。然而,我们应该记住,“饮酒愉快,饮酒伤害身体”,酒精主要是肝脏代谢分解,长期饮酒,会损害肝功能,导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然后导致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早期若能及时进行饮食和运动治疗,控制体重,肝内脂肪沉积可在数月内完全消退。说到肝硬化,很多年轻人都觉得离自己很远,仗着年轻想怎么“肝”就怎么“肝”,但实际上,年轻并不是肝硬化的“免罪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