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的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旨在号召各方行动起来,共同担起防艾责任。当前,我国艾滋病防治情况如何?重点人群如何提升健康意识,做好防护?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自1981年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现艾滋病,40多年来,“终结”艾滋病一直是人类的共同理想。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11月26日发布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新增约13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最少的一年。
来源:【北京市垂杨柳医院】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简称“HIV”。
今天(3月1日)是第11个“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上海市皮肤病医院HIV暴露前、暴露后预防门诊正式开诊,并引入长效暴露前预防方案,成为全国首个开展长效暴露前预防的三甲医院,在HIV临床预防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三个95%”是追求目标截至2023年底,全世界约有3990万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2023年,HIV新感染者人数为130万,63万人死于HIV相关疾病。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 记者今天从国家疾控局了解到,我国输血传播基本阻断,母婴传播和注射吸毒传播有效控制,诊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性传播危险行为有所减少,防治重点地区成效显著,我国艾滋病整体疫情仍处于低流行水平。
来源:人民网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介绍,艾滋病是因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引发的全身性疾病。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在陕西省眉县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特殊病专管区——这个陕西省唯一收治艾滋病戒毒人员的地方,爱与“艾”的较量,正悄然上演…… 爱的坚守,唤起重生信念 初冬的清晨,眉县戒毒所管理科干警接到一名戒毒人员家属的电话。
中新网北京11月26日电《柳叶刀·艾滋病病毒》期刊25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和相关死亡率大幅下降。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21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下降近22%,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下降近40%。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让我们共同学习艾滋病知识。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旨在号召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等各方行动起来,共同担起防艾责任,昂首迈向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形成强大合力,共建健康中国,共享健康成果。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23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全球共有3900万例HIV感染者;其中新增感染者达到130万例,我国约有105.3万例HIV感染者。
北京日报客户端 刚刚过去的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提倡“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终结艾滋病,是人类对抗这种疾病的最高理想。但自1981年艾滋病被发现以来,全球累计约8300万感染者中,有4230万人死于艾滋病病毒所致的相关疾病,功能性治愈案例只有7个。
据法新社11月26日报道,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全球感染和死亡人数都在下降,但预防和有效治疗艾滋病的斗争远未结束。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年度报告,全球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新增感染人数在2023年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在100万至170万人之间。
特朗普下令暂停大部分对外援助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官员16日说,美国政府暂停对外援助直接冲击艾滋病防治工作,可能导致全球艾滋病死亡人数大幅增加。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1月20日就任后下令暂停大部分对外援助,为期90天,其中包括总统救济艾滋病患者应急计划(PEPFAR)。
综合多家外媒2月21日报道,研究人员宣布,一名来自德国的53岁男子在接受干细胞移植后,其体内的HIV已被清除。据悉,他是第5个接受该手术后被治愈的患者。这则消息来自周一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研究结果。HIV,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也称艾滋病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