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巩义 赵晓红以玉殓葬是中国古老的丧葬习俗。古人认为人死后不能空手而去,要握着财富及权力。在新石器时代逝者一般握有兽牙,商周时期,逝者手中要握着象征财富的贝壳,到汉代就演变成猪形玉握。巩义博物馆馆藏一汉代猪形玉握(见图),系国家二级文物。其长11.4厘米,宽2.
真品仿品真品仿品仿品底部仿品细节图真品沁色晕散过度自然,仿品僵硬浮于表面真品表面有收敛玻璃光,也就是不刺眼的氧化包浆,仿品是刺眼的大贼光。真品头身比例协调,头相对较小,仿品比例失调,头部较大。另外真品阴刻线是典型的砣工工艺,仿品看不到古砣工痕迹。
文 | 马未都中国人爱玉,而且这种喜爱似乎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的人,这是为什么?青铜文化我们有,但是西方民族也有;唯独玉文化是我们独有的,而且从未间断。这一点给中国人很强烈的文化自豪感,所以中国人总觉得玉最能代表自己。每个时代,人们对玉的理解是跟当时的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相匹配的。
另一方面,就像猪八戒下凡前是统领8万天河水兵、威风凛凛的天蓬元帅一般,猪在民俗文化中又是财富、吉祥、神圣的代名词,猪型存钱罐自不必说,猪还有降雨除旱、驱邪除祟的功能,至今流传的“杀年猪祭灶神”,祈求来年吉祥如意、五谷丰收、人畜兴旺的习俗,正是源自古老的猪崇拜。
我曾居青州一年有余,闲暇时间,喜欢逛青州博物馆,于是便有了如下馆藏古玉照片。一、玉璧篇东汉水银沁白玉璧,通高20.5厘米。1982年青州谭坊镇马家冢子出土。玉质温润,玉材罕见。璧肉内区饰蒲纹一周,并有158个乳丁,外区饰螭纹。出廓上方镂雕双龙纽,纽中央透雕篆书"宜子孙"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