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新民帮侬忙”发布报道《作孽!80多岁上海老夫妻,进了饭店“吃不到饭”!知名连锁餐饮,闹哪样》,讲述80多岁的夏老伯夫妇在桂满陇餐厅正大广场店遭遇“扫码点餐”的“强制规定”,最终只能“饥肠辘辘”地怏怏而归。
图说:桂满陇正大广场店“赶制”出一批“特色菜单”,并未印出所有菜品 新民晚报记者 徐驰 摄(下同)昨天,本报刊发《店方坚称只能扫码点餐 老两口无奈饿肚子离开》的报道,讲述80多岁的夏老伯夫妇在桂满陇餐厅正大广场店遭遇“扫码点餐”的“强制规定”,最终只能“饥肠辘辘”离开。
因为模式十分新颖,消费者需要一个了解并接受的过程,咬金酒馆刚面世时也度过了一个低潮期,“但我们也欣喜地发现,即使在品牌的推广期、生意还没那么好的时候,咬金的回客率已经达到了60%,这让我们充满信心。果然,到了过年期间,它一下子就火起来了。”
央视网消息(记者/王卓婕):“今天吃什么”可以说是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的问题。当你在堂食或者点外卖的时候,刚刚点完餐,没几分钟食物就能摆到你面前。为什么能这么快?因为你很有可能吃的是预制菜。撕开包装,起火加热,一道菜品就能端上餐桌。预制菜虽然方便了生活,但是对健康有没有影响?
极目新闻记者 刘毅 李杨视频剪辑 刘博省去采购食材的烦恼,免去烹饪的步骤,近年来,“热一下就可以”的预制菜走红,逐渐成为民众餐饮消费的新模式。9月17日,智纲智库(王志纲工作室)创始人王志纲称,“预制菜如猪狗食”,一句话让预制菜站在风口浪尖。
今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范围,对预制菜原辅料、预加工工艺等进行了界定。
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调味料或食品添加剂等配料,经调制等预处理、熟制或不熟制、包装等工艺制成的,方便消费者或食品生产经营者烹饪或即食的预包装菜肴,包括了生制、半熟制、熟制预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