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接连收到两个快递件,是朋友从网上订购的,说是选了点稀罕水果和食品跟大家分享。打开箱子那一刻的感觉,真可以用惊愕和大吃一惊来形容。第一个是纸箱,里面套一个银色的看上去相当高级的保温袋,主角是装在透明塑料盒里的车厘子,盒上标明重量为452克。
“一件大礼盒就放了3小罐黑芝麻糊”“两层铁盒里仅有8小块糕点”……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今年新春佳节,不少商家推出了精美礼盒,但一些礼盒明显存在过度包装之嫌,不仅华而不实,而且让一些消费者质疑自己是在“为包装买单”。(2月8日《法治日报》)春节是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
□邵鑫茹 (南京师范大学)“一箱酸奶,打开后半箱子都是纸壳和泡沫,太让人气愤了。”春节期间,沈阳市的关女士收到亲戚送的一箱酸奶,她说,为了迎合春节的喜庆氛围,牛奶箱外还包装了精美的手提袋,拎起来沉甸甸的,拆开才看到这么多泡沫。
原标题:过度包装为何屡禁不止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各式各样的节日礼盒又将迎来销售高峰。为了给包装“瘦身”,减少铺张浪费,近日,北京、辽宁等地按照《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要求,对月饼等节庆礼品进行节前检查。
记者调查发现,过度包装现象明显回潮,有的礼盒如“套娃”,里三层外三层,拆好久才看到“本尊”;这些年,相关部门多次出手遏制过度包装,专家也反复科普,我国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至40%,其中大部分是过度包装产生的。
“不到150克重的茶叶被装进各式精美的罐子、瓶子,内垫泡沫、隔板,有的还铺上黄绸缎,甚至用景德镇瓷器装茶叶,外面再套上精美纸盒,包装重量比茶叶重好几倍甚至十几倍,如此包装太过分了!”清明前后,新茶上市,广受诟病的茶叶过度包装现象“涛声依旧”,成了行业顽疾。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3年3月30日(漫画)过度包装乱象 几十克重的茶叶被装进各式漂亮的瓶子,外加泡沫、隔板、纸盒,包装比茶叶重好几倍甚至十几倍……清明节前,市场迎来一波新茶上市高峰,过度包装问题再次凸显。“新华视点”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在现代社会中,商品的包装被广告、营销和品牌竞争所推动,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和引起购买欲望,许多产品都采用了华丽、夸张甚至过度设计的包装。某些水果和蔬菜被个别包装在塑料薄膜或泡沫网格中,尽管它们本身已经有天然的保护层。
近年来,一个愈发凸显且令人担忧的现象 ——“过度包装”,正悄然在日常购物中 “喧宾夺主”。精美的礼盒,层层叠叠的包装纸,复杂奢华的装饰配件,打开后真正的商品却只占了小小的空间,这样的场景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从高档化妆品到普通的糕点零食,从电子产品到节日礼盒,过度包装之风愈演愈烈。
这是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后出现的可喜变化。曾几何时,一到端午、中秋时节,市场上各种包装“精美”的粽子、月饼礼盒就“粉墨登场”,其包装往往里三层、外三层,极尽奢华,“天价”粽子、月饼也就应运而生,买粽子竟变成了买包装、买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