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军在防守作战时,往往会给进攻方造成极大的麻烦,即便是火力充沛的美军,也不是一口气拿下日军方式的阵地的,这与一些影视剧中所表现还是有些不同的,如1940年的关家垴战斗中,我们出动了8个团总计1万余人,围攻日军冈崎大队数百人,2昼夜的战斗后,虽然消灭日军大部分,但是仍未能达到全歼的原定目标,那么,日军的一个大队有多少兵力呢,为何这么难打?
本期文章来简单了解一下,在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的各级军衔和职位。在整个抗战期间,侵华日军使用过三套军衔章,比如早期的昭和五式、三十年代末的九八式、以及抗战末期的三年式,就以印象最深刻的昭和五式系列军衔章来说吧。
1937年7月,日本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因为蓄谋已久,所以这一时期的日军兵强马壮,人员编制齐装满员。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军队一个连有120人左右,个别连能到140人,而日军一个中队人数比这多不少。
虽说我们的敌人是日本,但日本货却在这期间给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物资的保障。我军从瞄准镜到机关枪再到防毒面具,基本上有绝大多数都是属于日本制造,各种日本制造的精良武器被不断投入战场后,也成为了抗日战场上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