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三十多年,我见过太多太多的抑郁症患者,他们在这条风雨交加的路上感到漫长难捱,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对抑郁症了解的不够深入全面,如果在这期间你有份“认知地图”,可能会给你的不确定增添几分清晰,了解自己现在处于恢复的哪个阶段,可以让你在恢复的时候坚定信心。
孩子从开始出现身体和情绪问题,到躺平走向恢复复学,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基本要按年来计算。家长感觉天塌,怎么会这样,好好的孩子怎么就不上学了,无法理解孩子为何不上学,开始用各种方法,有的家长会动用武力打孩子等逼迫手段,有的孩子会去学校,在能去学校的孩子中有的无法坚持,很快又退回家中,有个别会表面恢复正常能坚持上学,但隐患在,恐怕日后再次躺平的几率也比较高,特别是进入大学和工作后压力更大。
从抑郁症中走出来的人,他们都有一个显著共性 —— 懂得放过自己。他们正是学会了直面自己的痛苦,不再逃避,也不再苛责自己。他们明白,人生本就充满起伏,接受不完美,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如同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所说:“除非你接受自己的黑暗面,否则你永远无法真正认识自己。
第一阶段,急性治疗期,大约两个月左右,它的目的是尽可能达到症状的缓解。第二阶段,巩固治疗期,大约在四到九个月左右,患者在这个时候慢慢开始恢复一定的社会功能,但也是最需要注意的阶段,患者在这个阶段停药的话容易引起疾病复发。
在我个人的经历与认知中,药物就如同法师,能为你补充蓝量,却无法承担近身打怪的任务,故而难以治本。这个“本”的解决,还得依靠自身的主动作为。从产生治疗的想法到真正“能够治疗”,中间经历的曲折程度,可谓因人而异。就像我,寻找这个“根”就耗费了大半辈子的精力。
《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而春属木,通于肝,肝主疏泄而藏魂。这个季节不仅是抑郁症的高发季,也是治疗抑郁症的最佳时节。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医讲究"因时制宜",春季木气升发之际,肝气若不得疏泄则郁而化火,火扰心神则焦虑失眠,横逆犯脾则纳呆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