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野猪不再是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如何找准保护与猎捕平衡点?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张超群、高健钧、孙清清日前,国家林草局公布新调整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在全国多地致害严重的野猪被调出该名录,意味着其不再属于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这一变动有何现实背景?
在我国,野猪作为一个种群,其自身已不存在生存威胁。图/新华社野猪不再受“三有”名录保护了。据新华社报道,6月30日,国家林草局公布了新调整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在部分地区致害严重的野猪,被正式调出名录。
6月30日,国家林草局正式发布调整后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与2000年首次发布的原名录相比,在基本保留原有种类的同时,新增了700多种野生动物,实现了野生动物保护范围的大幅扩大。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截至目前,我国野猪的数量已经到达了200万头,广泛分布于28个省份。一方面野猪本身的生存,已经不存在什么威胁,但另一方面,多地野猪泛滥,走进农田,甚至走进市区频频伤人毁物,成了人类生活生产中的另一种威胁。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原因是什么?野猪还需要保护吗?
来源: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近日,国家林草局公布新调整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叶麂、寿带等野生动物列入了新“三有”名录,而在部分地区致害严重的野猪,已被调出名录。 “三有”名录的调整究竟有哪些考量?将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起到怎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