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与英国古生物学者合作,在我国浙江省安吉县发现一种约4.5亿年前的远古节肢动物——安吉古鲎。安吉古鲎长着圆滚滚的脑袋,外形非常可爱。不过,它其实是当时海洋中的一种凶猛肉食动物,堪称远古海洋中的“萌系霸主”。
看到这则新闻的标题,很多人可能一愣一愣的,心想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才知道?如果这些你都记得,那么今天的主角也是类似的,每年都得被拉出来溜溜的生物,它们确实提供了很多素材,我虽然也有点看腻了,但时不时科普一下,让大家更了解它们,好像也不是不行,起码我说的比大部分人详细。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牵头多名国内外古生物学者,近期在我国山东、安徽发现一种约8亿年前的原始生物化石——霍氏串珠。从形态上看,这种古生物很像一串串藏在远古岩层中的珍珠项链。
最近,连云港市东海县居民宋先生在经过牛山路一小区池塘时,意外拍下了一种游动的虫子。据了解,在连云港发现的这个叫佳朋鲎虫,属节肢动物门鳃亚纲,它分布比较广泛 ,在我们国家华北、东北、华东、华南都有分布,随着生长环境的改善,物种越来越广泛。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英古生物学者在我国新疆发现一种浑身长满尖刺的淡水节肢动物赛尔玛尔迪布拉克虫的化石。这种新发现的远古生物生活在约4.2亿年前,是迄今在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淡水节肢动物。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古生物研究学者与中山大学等单位合作,通过三维建模、机器仿真实验等新方法,重建出1亿年前蚂蚁的捕猎过程。这一研究对我们了解远古生物的运动和生活习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涉及的两块刀颚蚁琥珀化石。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法、德等国古生物学者通过建立远古蝈蝈化石的形态数据库,还原重建出这类昆虫在远古时期的鸣声特点。研究发现,早在2.4亿年前,蝈蝈已经能发出多种不同频率的鸣声。
5亿年前的动物长啥样?一个在山东新发现的远古化石群,也许能帮你解开这一奥秘。近日,中、美古生物学者在山东临沂发现一个5.04亿年前的远古化石群,其中埋藏着数十种远古动物化石,科学家将其命名为“临沂动物群”。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国、波兰、美国、澳大利亚等多国古生物学者近期对约2.3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蝉总科昆虫的早期演化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涉及11枚新发现的标本。研究表明,在约1亿年前,早期的蝉还不会“高声歌唱”。蝉俗称知了。
原标题:远古发现|蜘蛛蝎子5.2亿年前的祖先,可能长这样记者5月1日从云南大学获悉,中德研究团队使用先进的显微CT扫描、三维建模和虚拟解剖技术,还原了5.2亿年前早寒武纪澄江生物群中的长尾螳螂虫面貌。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生物学期刊《BMC生物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