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郭歌 见习记者 张魏4月17日下午,郑州高新区复新实验中学报告厅座无虚席。龙剑宇围绕“远行”这一话题,展开了和学子们的对话:“你们是否憧憬过远行?又该怎样去远行?”龙剑宇,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原副馆长、研究员、《诗书里的成长》作者。
开篇语: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接见近三千名中国留学生时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文苑》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出版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记载: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
你在军营还好吗可否知道远方的父母在日夜不停地牵挂着你啊儿啊你在军营还好吗可否知道远方的父母在日夜不停地牵挂着你啊儿啊到了军营后你吃得惯部队的大锅饭吗吃饱喝足不要挑食好好地享受军营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吧儿啊到了军营以后要听领导和班长的话好好干干出一个名堂来千万不要像在家那样的淘气任性
1、五言诗·赞井(1906年,13岁)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2、七绝·呈父亲(1910年秋,17岁)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最近诗词又火了,说到诗词,我想有一个人在诗坛上的位置,没有人能够代替,这就是毛泽东,文学大家郭沫若是这样评价毛泽东诗词的:“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说的是毛泽东在治理军国大事之余写点诗词,就足以称得上是诗词泰斗。
#百炼成钢征文#《七绝.改诗赠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笔/文峰 2021/6/131910年秋天,16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去湘乡县立东山小学读书。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次外出。
今天,分享一首毛泽东的七绝——《改诗赠父亲》田楷米字格字帖,供书友们参考。《七绝 改诗赠父亲》又名《七绝 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作品根据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活动家西乡隆盛的一首辞父言志诗略加改动而成,而西乡隆盛则又借自一个日本和尚释月性在离乡东游前写的两首自述其志向的题壁诗《锵东游题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