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9日消息 (记者 雷妍)近几年,牙膏种类越来越多,包装上的“功效”也越来越长,美白、祛黄、防牙斑、防牙结石、防牙龈炎、止血、消炎、除口臭、无氟安全,甚至还有声称促长牙、补牙洞……各种新概念、新卖点层出不穷,牙膏的价格也越来越高。
不知道何时起,牙膏这一日常用品普遍贵起来了。超市中一支普通牙膏动辄售价二三十元,六七十元甚至上百元的高端牙膏也非个例,一度引发消费者热议:“刷不起了”“牙膏成暴利行业了?”牙膏贵价背后有哪些推手?各种功效话术里有多少“智商税”?记者调查原料平平无奇售价水涨船高牙膏为什么普遍变贵?
作者 | 钟亦可编辑 | 豌豆对于这一届年轻的打工人而言,早上起床最可怕的五个字是——你 牙 膏 没 了。但真的到了超市里,你就会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牙膏已经脱离了顺路用零钱就能解决的日用品行列,成了让打工人肉痛的轻奢品。
近年来,牙膏价格不断上涨,过去几块钱一支的牙膏现在动辄几十块,甚至上百元,让许多消费者直呼“刷不起”;在电商平台,一些牙膏产品大肆宣称具有消炎、止血、抗过敏、治牙周炎等功效。昔日物美价廉的牙膏为何变得如此奢侈?让人眼花缭乱的功效真的有效吗?
“一刷见效,3天告别蛀牙”“一刷填平告别牙缝,当天闭合”“抗幽门螺杆菌牙膏,口臭口腔抑菌特效治疗用药”“百年结石,一刷就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发现,各网店平台牙膏五花八门,有不少宣称具有“医疗”功效,消费者使用后可实现“补牙洞”“祛牙结石”“稳固松动牙齿”“抗幽门螺杆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