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黑框眼镜,一身中山装,一双老布鞋,借助亲手绘制的草图和自制斗拱模型,73岁的王永先开启了他的“古建筑斗拱学堂”。王永先在抖音开了号以后吸引了很多网友前去观看。中国现存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十分稀少。本期,王永先带领我们走进其中的佛光寺东大殿,学习古建筑牌匾知识,感受中华文化之美妙。
匾额,又称扁额、扁牍、牌额,简称为扁、匾或额。在中国的古建筑上,多缀有匾额。匾额把中国古老文化流传中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集字、印、雕、色的大成,以其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深远的寓意、指点江山,评述人物,成为中华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2022年,昭化古城太守街王氏居民在拆完旧屋时,取下堂屋两侧门楣之上的匾额,分左右两块,左为“祗协”,右为“祥和”。匾额大小一致,宽2.46米,高1.16米。两块匾额的书写、制作均在同一时期,道光庚戌(1850年)孟秋(秋季第一月,农历七月)。
“云”游厦博为减少人员流动、避免人员聚集阻止疫情传播,守住这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厦门市博物馆持续推出线上网展让我们继续来“云”游厦博吧匾额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关于匾额的名人轶事也是颇有趣味今天的“国宝档案”系列故事就跟小编一起来聊聊它吧:国宝档案系列之清代“成均耆英”匾
2022年高考甲卷有关《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考题,从脍炙人口的古典名著《红楼梦》当中汲取材料,以众人对于题名词语的斟酌选用这个角度切入。这一考题不仅洋溢着浓郁的中国文化意蕴,也是对中国语言的锤炼、琢磨和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