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很多人陆续开始囤年货。车厘子、海鲜等本是年货中的 “热门选手”,近日却频频爆出核酸检测阳性的消息。 1月21日,无锡一份进口车厘子内表面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1月23日,舟山某企业进口阿根廷冻红虾集装箱内壁及货物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俄罗斯大列巴、北海道蛋糕、比利时松露巧克力……如果你走进一家进口食品折扣店,看到这样的食品,会不会想当然地认为它们是进口货呢?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打折售卖的所谓进口商品并不一定是真的进口货,甚至有的商品实际售价也并不便宜。茂名北路上的这家进口食品折扣店里,商品琳琅满目。
俄罗斯奶粉、泰国烘烤海苔、意大利巧克力、越南进口榴莲......如今,走进直播间,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吃”遍全球。2023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食品进口国。但与此同时,直播间进口食品的质量也是频频翻车。涉嫌造假、货不对板、退货扯皮……“舌尖上的安全”存隐忧。
A new book on medicinal cannibalism has revealed that possibly as recently as 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 British royalty swallowed parts of the human 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