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空间站“T”字构型组装完成后的首次航天员出舱活动,首次检验了航天员与组合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进一步验证了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和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功能性能,也是我国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的第七次出舱活动。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搭建“天桥” 检验组合机械臂——“T”字构型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看点新华社记者胡喆、宋晨11月17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
这是空间站“T”字构型组装完成后的首次航天员出舱活动,首次检验了航天员与组合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进一步验证了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和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功能性能,也是我国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的第七次出舱活动。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日9时32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梦天实验舱转位完成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梦天实验舱如何进行转位?
新京报讯 据“浦东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1月21日,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位于上海浦东的张江模力社区正式启用,首期能容纳超过100台人形机器人同时训练。当前,人形机器人领域数据集构建如火如荼,但都基于厂商同构机器人进行数据采集。
国际空间站上总共有3条机械臂,日本的“遥控操纵系统”于2008年4月随“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被安装在“希望”号实验舱外。而加拿大2臂,也叫“移动维修系统”,是2001年4月随“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的。
这是空间站“T”字构型组装完成后的首次航天员出舱活动,首次检验了航天员与组合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进一步验证了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和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功能性能,也是我国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的第七次出舱活动。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1月21日电 (记者 郑莹莹)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21日在上海正式启用,首期能容纳超过100台人形机器人同时训练。1月21日,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上海模力社区正式启用。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半个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空间站最新在轨视频。目前,空间站组合体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组成。跟随着机械臂第一视角,看空间站“三舱三船”全新构型。
中新网新疆新闻10月18日电(孟庆闯 吴渊)各种科幻电影里经常会出现“外骨骼”这样的高科技产品,而如今,这样的装备已经从电影里走进了消防训练场之中。为进一步发挥科技救援装备效能,提升救援能力水平,上级为基层一线执勤单位列装单兵机械外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