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一年的五月八日,郑成功在收复台湾五个月后含恨而终,之所以说这位国姓爷是含恨而死,主要是当时南明最后一位皇帝已经被绞死在云南昆明,而自己的长子郑经和郑氏家族留在厦门和金门的人都不愿意来台湾,抗拒郑成功的命令。
当然最重要的是“休兵”的政策,使当地百姓可以安心耕种,正好此阶段清廷开始实行禁海和迁界,于是在《台湾通史》卷7中出现了这样的记载:“沿海居民不愿内徙者数十万人东渡,以实台地…………华人之在吕宋者,久遭西人之暴,前后戾止,皆抚附之,给其田畴,乐其生业,故有久居之志”。
确实给郑成功抹黑了,给郑成功丢脸了,这里面有个问题,台湾有人对我们说,郑文灿到底是不是郑成功的后代存在着很大疑问,关键是,郑文灿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他怎么可能是郑成功的后代,郑成功是承认自己是中国人,郑成功从来没有背叛他的祖国,郑成功的父亲叫郑芝龙,是福建人,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承认是中国人,我们从这一点来推理,郑文灿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可能,其一,是郑成功后代,但是他背叛了郑氏家族。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台北4月22日电(记者赵博、齐菲)纪念郑成功诞辰400周年座谈会22日在台北举行,台湾多个团体、近代史专家学者共同研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代和历史意义。“今天我们纪念郑成功诞辰400周年,是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汇款收条实物近日,芗城区档案馆馆长钟海峰向记者展示了一份承载着深厚家族情感的珍贵档案。这份档案中包含的16张“广东省银行新加坡分行人民币信汇正收条”,记录了上世纪70年代台胞郑华的父亲郑之藩给二哥郑之翰的汇款历程。
蔡鹤立捐赠的信件及照片(资料图片)日前,台胞蔡鹤立拿着一沓档案走进芗城区档案馆,文件里面包含了16张汇款收条、2封家书、1件台北龙溪县同乡会监事委任证书,这是他第二次捐赠“迁台记忆”文献。与之前不同的是,此次捐赠的档案全部由其台湾亲属带回。
“这个是我们石井海蛎汤,你看里面一只只海蛎,就像郑成功练兵的战船,翻江倒海,所以雅称‘磨砺精兵’。”近日,在南安市石井镇中宪第,为了迎接来自台湾的宗亲郑家铨,郑家第23代后人郑家添与族人特地在中宪第内置办了一场“成功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