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赵孟頫不为士大夫所容的贰臣之举,无论是其身前还是后世,围绕着他的巨大争议一直不绝于耳,以至于这位擅画工书、懂经济、通佛志、嗜篆刻、明音律、冠文章、善鉴定的绝世全才,在无数光环和掌声的背后,留下了一段悲欣交集的复杂人生,也留下了一个中国艺术史上喑哑与呼啸并存的有着巨大丰富性的个案,既引人入胜,又令人唏嘘。
开始学书法时,家人就告诉我说,学楷书,在颜、柳、欧、赵四体里选一体认真下苦功夫,若干时间后,能入帖,再习其他家,大致就会有所成就。这里的赵,就是布丁今天要说的主人公赵孟頫。赵孟頫(音fǔ)(1254-1322),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
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提到赵孟頫,学习书法的朋友一定知道,这是所谓的“颜柳欧赵”四体里的“赵”,书法上的名声这么强大,我今天要说说他的篆刻,因为自他开始,文人篆刻真正走入历史舞台,赵孟頫可以算作中国篆刻史上一个分水岭式的人物。赵孟頫有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