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卫健委感染预防和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管理科副科长高晓东介绍,近期上海市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疫情下没有旁观者,我们只有每个人日常生活都做好“三件套”和“五还要”,才能有效控制疫情传播,我们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日常生活中的防控细节。
不要渴了才喝平时不喝水、口渴时才饮水的人相当多,尤其是青少年和“大忙人”。他们不了解渴了是体内缺水的反应,这时再补充水为时已晚。水对人体代谢比食物还重要,成人每天需饮水1500~2500ml。晨间或餐前1小时喝一杯水大有益处,既可洗涤胃肠,又有助于消化、促进食欲。
精神学教授大卫·塞尔旺,在31岁时患脑瘤,第一次手术5年后,又不幸复发。医生宣告这种复发后的平均生存期通常为12至18个月,最长5年,大卫也不得不学习与疾病共存的生活方式。他想弄明白,我们的生活方式,比如吃什么、如何照顾自己、人际关系的好坏是怎样决定疾病的发展的?
在我们身体的内部,密布的血管犹如田间流淌的一条条水渠,承载着氧气和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要想让心脏工作得更轻松,我们必须注重血管的健康。饮食有节、控糖控盐、戒烟限酒、规律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以及定期接受体检,才能让我们的血管充满活力。其中,饮食的科学管理尤为重要。
来源:【新华网】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在这段时间里,人体很容易因为热邪入侵而致多种疾病发生。现在已是末伏,但是高温天气依旧,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5点,做好防暑。本文来自【新华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