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声在线】短视频的流行,催热了直播带货,也带火了电商培训。“零基础保底月入六千”“月涨粉3万”,面对极具诱惑的广告宣传,一些创业心切的网友瞬间破防,成为机构的“韭菜”。教学资料东拼西凑、成功案例P图造假、大咖导师名不符实……机构宣传与学员体验的强烈反差让相关投诉居高不下。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 □王紫茜)在互联网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下,网络平台成为众多消费者获取教育资源的重要渠道。不少怀揣职业梦想、渴望提升自我的消费者,被教育培训机构在网络上极具诱惑性的宣传所吸引,满心期待着能借此开启职业发展的新征程。
然而,部分内容生产者在课程中注水严重、聚焦“钱景”而非知识本身等问题,也使知识付费行业备受争议。近期,记者接深圳、重庆等多地市民报料称,长沙乐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网络上所提供的“船长梁晓玲”心理学系列课程,披着心理学教育的外衣,或有发展诈骗之嫌。
记者 | 刘珂君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红星新闻·成都商报·成都儿童团联合黑猫投诉自3月1日起开始启动315特别报道,开通教育消费维权投诉平台,共同聚焦教育消费者权益,让教育消费天下无“坑”,共创校外培训消费环境。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8月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2024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782794件,同比增长27.21%,解决563,346件,投诉解决率71.9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4770万元。
开栏语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直播行业异军突起,成为当下最热门的社交媒体形式之一。然而,一系列乱象也随之浮现——一些主播为了吸引眼球,不惜打法律“擦边球”,直播内容隐晦、低俗,甚至涉及诈骗等违法行为,不仅破坏了网络生态,更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法治进行时、时间财经、北京时间接诉即办联合发起“诚信之光”——315融媒守护行动,就当下消费领域的热点问题,揭露各种消费陷阱,帮助大家提升消费安全意识,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