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如何预防听力损失?专家提醒:注意!这些常见药物使用不当可致聋长沙晚报3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肖莉 袁康龙)还记得央视春晚节目《千手观音》吗?那是一支由21位聋哑人组成的舞蹈团,其中就有18人是药物导致的耳聋。
3月3日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全国爱耳日”上海健康大讲堂专场活动走进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有相当比例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是由于不当使用耳毒性药物引起的,这就是药物性聋。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通常来说,这“三分毒”就是指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产生的对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在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就是耳毒性药物了。本期特邀中国康复医学会听力专委会常务委员杨欣怡博士讲述耳毒性药物与听力损失,并通过12道听力健康自测题,看看你对听力了解多少?
2025年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据统计,60%的儿童听力损失是可预防、可避免的。生活中,有哪些我们意想不到的因素可能会造成儿童听力损失呢?生活方式类因素·暴力掏耳部分家长或孩子在家中自行使用工具掏耳,操作不当就可导致外耳道或鼓膜损伤。
近来,全国各地儿科急诊室人满为患,感冒、甲流、新冠、支原体肺炎等疾病你方唱罢我登场,家长们对抗生素、抗病毒等药物一时间也难以抉择。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用药不当可能会造成宝宝听力损失甚至失聪,从此坠入无声世界。
几年前,央视曾播放过一个令无数人泪奔的纪录片,里面5岁的小女孩用手语“诉说”了,自己因药致聋的不幸经历。“妈妈说我一岁的时候就会喊爸爸、妈妈了,还特别爱笑”然而因为一次发烧,厄运降临到了这个刚会开口喊“爸爸、妈妈”的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