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老伯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长期与妹妹共同生活,虽有亲生女儿,女儿却对他疏于照顾。法院能否突破法定监护顺序,指定监护顺位在后的其他近亲属担任老人的监护人?据上海高院6月26日消息,丁老伯与女儿一家共同生活一周后不适应,希望由妹妹担任自己监护人。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如何充分尊重老年人真实意愿,保障失智、失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在最高人民法院今天(4月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最高法民一庭二级高级法官王丹解读一起申请指定监护人纠纷案。
子女不在身边,空巢、失智失能、独居老人的权益谁来维护?昨天,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与北京市老龄协会联合举办老年人权益保护重阳节活动,发布《老年人监护问题研究报告》和《老年人意定监护服务指引》,为老年人“意定监护”提供了指南。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第三批共八件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完善老年人监护制度。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失智、失能老年人增多,相关监护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3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言)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6件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其中一件是人民法院按照老年人意愿,依法支持意定监护的典型案例。最高法指出,这一案例有利于社会公众积极认识、接受和用好用足意定监护,让晚年生活多一份保障。
胶东在线消息问题编号为1225029的网友留言咨询:家里老人持有残疾证,子女如何办理监护权?芝罘区民政局回复:根据民法典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