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朱虹 方晓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孟佩佩)“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只要是国家需要的,就是值得干的!”9月16日,91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走上讲台,为本科生讲授了《振动与声基础》第一课。这是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课。
“课外锻炼每个星期每个班。必须搞两次,没有任何老师、任何领导。敢占我的体育课!”“课外锻炼是我任职期间,每周每个班必须搞两次,没有任何领导敢占我的体育课。如果学校学生耽搁了、缺席了。早操、课间操、课外锻炼和体育课,必须用文化课来补。”
今年91岁的叶连平,教了40年的英语。退休28年,叶连平几乎没有闲下来过,有学校老师请假,都找他代课。后来,他看到孩子们因学不好英语而厌学、许多留守儿童作业无人辅导时,他在家里办起了英语课堂(“留守儿童之家”)。平日里辅导孩子作业,周末集中给孩子们上英语课。
有自媒体称,其今年91岁高龄,退休30年身体还非常硬朗,依旧坚持每周给学生上体育课。该则消息中提到,黄廷镶于1990年12月在小院中学退休,退休后一直居住在学校,虽然没有直接上课,但他会在上课时间到学校操场上观看体育老师上课,并根据情况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做一些辅助性工作,在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黄老师还会到操场指导两位教师辅导学生体育训练,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动作。
A-A+2014年7月20日07:24荆楚网-楚天都市报评论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乐毅 实习生未兴文 彭义莎昨日,本报报道了华中农业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老师李厚刚,给91名主要因为抄袭他人作品的学生打了0分,其中2名学生竟然原文照抄小学生的读书笔记范文。
我们学校有一个五十来岁的教师,浑身是病,说话也不太利索,教高年级语文。平时课也不备,作业次数也跟不上,上课也很少与学生互动,多媒体基本上也不用,但十几年了,成绩总是全镇数一数二。每次乡镇领导听公开课,总是很失望,真是邪了门了。他教过的学生,高考大多选择文科,几十个名校。琢磨不透。
有些人说,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要受人监督的。学生可以随时记录老师的一言一行,在必要的时候,并且向上级有关部门有关领导汇报。有人认为这是不相信老师,这是一种不道德的做法,也是不合法的。因为绝大部分老师都是好的。您的观点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