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的灵活性决定了人类成为这个星球上的主导物种。智能制造同样离不开一把好“手”。如今,工业机器人就是人们双手的延伸,它们是粗活细活都能干的全能选手。海底沉管的衔接,“超级焊匠”一出手就能搞定;加工光学模具的工业母机可以做到“天衣无缝”;扛大梁的机器人手臂上,真的有一个“太阳系”吗?
注塑机、CNC(数控机床)、机器人是当前制造业所需的三大通用设备。针对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和痛点,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拓斯达”)历经三次转型,从注塑机辅助设备起家,转入工业机器人产业,再切入机床行业,成为广东省机器人行业内首家上市公司。
“这是搞‘花架子’。我们连机器人还没搞明白,就要造机器人,简直是痴人说梦!”20世纪70年代中期,吴继显、蒋新松、谈大龙3位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从事控制系统研究的科研人员,联合起草了一份提交给中国科学院的工作汇报,提出开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研究。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机器人。 自动化程度85%、平均10秒生产出一部手机,攻克技术难题三次转型、让工业机器人拥有“AI大脑”,解决“卡脖子”技术、带动整个产业链创新……广东制造企业如何在智能化、数字化的风口实现自我跃升?
在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现场,各种机器人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感受智能机器人的科技魅力。9月6日至8日,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河北石家庄举行。本届数博会主题为“工业互联网赋能千行百业,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
当下,新质生产力加速蝶变,产业布局决定着区域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烟台黄渤海新区以“5+2+N”现代化产业集群为引领,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求“新”更求“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汇聚起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