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1月27日消息(记者周思杨)记者从天津港保税区获悉,日前,国内海洋油气工程行业最大起重船“蓝鲸7500”完成转籍工作,正式“落户”天津,这对于提升天津大型海洋工程船舶作业能力,助力天津海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近年来,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加快向深海挺进、增储上产持续发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海洋油气装备产业的进步。勠力攻坚,成果不断。这些年,一系列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担负地球物理探测、地质勘察、钻井作业、工程建设、安全保障和生产管理等职能的海洋油气装备先后投入使用。
海洋面积辽阔,物产丰富蕴藏着这颗星球上超过34%的石油和天然气然而这些油气资源却并非触手可及其中更有44%深埋于水深超过300米的深海之下在中国也同样如此尤其是在我国南海在这片平均水深超过1000米的海域55%的油气资源都埋在深深的海底(国际上划分深水区的标准有>300米、>40
图为“恩平20-4”大型导管架扶正作业(无人机照片) 陈文 摄中新网深圳3月20日电 (陈文 吴昊)3月20日,重量达11846吨的“恩平20-4”平台导管在深圳西南方约200公里的恩平油田海域成功下水并精准就位。
4月25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平台主体工程海上安装完成,标志着我国深水超大型导管架平台装备制造和安装技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对于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4月11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宣布,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在南海东部珠江口盆地海域成功滑移下水并精准就位,创造了亚洲深水导管架海上安装新纪录,标志着我国深水超大型导管架成套关键技术和安装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对推动海上油气增储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0月25日,垦利10-1海上电力动力平台完成海上安装,这标志着我国最大规模岸电应用工程完成海上安装作业任务,中国海油大规模推广岸电入海,实现能源清洁替代再进一步。中国海油渤海油田岸电应用工程分布在河北、山东和辽宁三个区域。
昨日,由天津港保税区企业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负责EPCI总承包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在南海东部珠江口盆地海域成功滑移下水并精准就位,创造亚洲深水导管架海上安装新纪录,标志着我国深水超大型导管架成套关键技术和安装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对推动海上油气增储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5月14日晚,距深圳200多公里海域,中国海油“恩平20-4”钻采平台上部组块完成海上安装作业。图为亚洲顶级起重船“蓝鲸号”吊装1100吨重的生活模块。5月14日晚,距深圳200多公里海域,中国海油“恩平20-4”钻采平台上部组块完成海上安装作业。
来源:【读特】4月12日凌晨,由中国海油与韩国SK集团联合建造的亚洲第三高陆丰12-3深水导管架,在南海东部海域成功滑移下水并精准就位。据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举标志着我国深水超大型导管架成套关键技术和安装能力取得新突破,是我国高端海洋工程领域国际合作的新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