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链接:锦州老城始建于辽代,后经多次修葺,城设四门,四城门外均有外城,城墙四角为炮台。日伪时期,只保留东、西两城门及所有炮台。1945年11月,国民党军进占锦州后,重新加修老城防御体系,主要街区、巷口等交通要道均设有暗堡、铁丝网等工事。
锦州建于公元926年前后。当时的锦州城郭恢宏,寺院广布,经济贸易也十分发达。然而,因《辽史》对锦州的得名没有交代,“锦州”二字的由来一直成为人们争议的话题,各种传说、故事流传至今,五种说法也各有道理。目前,随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全面开展,锦州地名的起源再次引起热议。
它的实际统驭范围,包括西起今山海关西北、东抵今鸭绿江西岸的今辽宁省大部分地区。锦州段明长城由阜新市的清河门区折向西南,进入锦州市的义县与朝阳市的北票市交界地带,再折向南,穿义县西部、凌海市西部和太和区西部一角进入葫芦岛市连山区。
从战国至先秦,准确的时间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2年设置的辽西郡,西汉公元前195设置的交黎县,东汉改称的昌黎县、昌黎郡,隋改昌黎郡为燕郡,唐初叫燕州后置燕郡守捉城,辽代设置宜州,金代、元代、明代、清代、直至现在皆称为义州。
到了夏季,南宁路上就是美食一条街,周边有五金装饰材料城、金陵商厦、北方家具装饰材料城,还有临街的店铺,几乎是你想买的东西这儿全有,但主要是以装饰材料为主,那这应该叫什么装饰城才对吧,可怎么叫烧锅大坑呢?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这个曾经辉煌的王朝紧紧束缚,北方,一股新兴的力量如同初升的烈日,带着势不可挡的气势,逐渐逼近中原腹地,这股力量,便是由努尔哈赤及其子孙率领的后金,也就是后来的清朝,在明清两军的反复争夺中,有一座城池,犹如一颗钉子般,深深地楔入辽东大地,成为明朝在关外苦苦支撑的最后屏障之一,它就是——锦州。
锦州历史悠久,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老马识途”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文化底蕴很深厚。上世纪三十年代,日军派出了很多情报人员,以探险家和学者的名义,收集锦州天文、地理、历史变迁等方面的资料,也对锦州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严密调查。
作为锦州人,我一直挺好奇锦州作为一个2000多年历史,并且在近现代历史上出镜率颇高的古城,它的城墙在哪里,古城范围到底有多大?锦州应该拥有自己的完整历史记忆,因此我创建了这个问题,并试图通过网络的力量还原这段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