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的祖墓到底在哪里,经过77年之久,可能再也不会有人知道这个秘密。”21日,为期一周的寻根之旅告一段落,80岁的邱守榕和78岁的邱守桐姐妹俩不得不暂时离开福州,乘飞机返回台北。邱家姐妹(左二、左三)在象山寻找祖墓。
“站在轩辕殿前吟唱《黄帝颂》的那一刻,我深深感到自己与脚下这片土地的情感联系的如此紧密,尽管此前在澳大利亚也参加过‘同拜’活动,但现场参加拜祖大典让我更震撼、更激动。我会永远记住,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的根就在这里。
原标题:“这趟文化寻根之旅,将抵达美好的远方”——“万民祭祖·拜谒伏羲”活动侧记社会各界的代表进入伏羲庙行鞠躬礼,敬献鲜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陇山含翠,渭水扬波。同根同祖,中华共祭。6月22日,天水伏羲庙内古柏苍苍、陇曲悠悠。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6月15日下午,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菏泽旅台同乡会会长高秉涵一行,结束为期5天的寻根祭祖之旅,返回台湾。在菏期间,他祭祀双亲,护送旅台老兵骨灰回家,参访牡丹区档案馆、图书馆,参观通古文庙、朱家大院,与广大学子交流,捐赠图书。
来源:中国侨网 中国侨网福州1月7日电 (闫旭 林菲敏)“黄礼遗”是刻在祖父墓碑上的名字,上面还刻有“福建南安廿三都美林鄕”;而曾祖父在祖父出生时就过世了,只知道名字是“黄远景”。凭着仅有的这些信息,不久前,“00后”女孩黄海玲来到福建泉州南安市寻根。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新加坡《海峡时报》16日报道,由新加坡人内森·柯在社交媒体上创立的英语家谱群组——华人血统研究会(CAR)在成立近一年的时间里,吸引了全球约1.5万名成员,并帮助一些成员及很多华裔找到了他们的中国祖籍或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