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俗文化中,流传有很多的老话,“男人怕逢九,女人怕逢十”就是农村一些地方流传的一句老话,虽然它反映了老一辈的生活智慧,但也体现了他们对人生的不同理解和感悟。“男人怕逢九”这句话并不是说男人见到“九”这个数字就害怕,而是说男人怕逢九的年龄段。
民间流传的俗语,往往都是老祖宗人文历史的见证,都是民间风土人情的见证,更是我们老祖宗独特的心理表现,以及传统文化熏陶下的特殊的认知模式。民间就有这样的一句俗语,“男不做三,女不做四,老人过九不过十”,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在我国民间给年岁较大的人做寿时,有许多习俗,其中最重要的要属:做九不做十,做虚不做实“。也就是说在虚岁59岁、69岁、79岁等到来之时,要举办隆重、热烈的祝寿活动,为的是庆祝60岁、70岁、80岁等整十岁的满辰;
过寿,其实就是过生日,只不过叫法不一样,在一定的岁数之前,咱们都叫过生日,比如小朋友和年轻人乃至于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通常都叫过生日,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才叫过寿,而且过寿一定是整数生日,比如说八十大寿、九十大寿,绝对没有说过三十大寿、四十大寿的情况,不然会叫人笑掉大牙。
暗九指的是九,十八、二十七,九倍数的年龄,因为九在过去人的眼中是一个极数,所以古人称六十岁为一个甲子,其实大多数古人都不长寿,因此过了六十岁以后每逢到暗九的生日就不建议过生日,因为古人认为这是一个坎,所以古语就说暗九不过。
平时大家都挺忙,偶尔聚一聚还不一定都能到,但如果是谁过生日组织的聚会,那大家基本都会尽量参加。说到过生日,其实一点也不稀奇,因为从出生开始就年年都有生日,而且中国人对生日非常重视,有的地方孩子出生以后,就要办满月酒,然后百日宴,接下来又是周岁、十岁,都要很隆重地过生日。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文化传统历久弥坚,庆生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之一,关于过生日的寓意,一是庆祝生命的延续和兴旺,二是对父母赋于生命的感激,所以过生日是十分隆重的,最早的生日是一种礼法式的祈福行为,一年一次,但是过生日一般是在五十岁以前的叫法,而过了五十岁就叫“过寿”,但是过寿又不同于过生日,它的忌讳特别多,家里有老人的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