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3月13日电 (记者 岳依桐)第五届“龚古尔文学奖中国评选”13日在四川成都揭晓。法国作家卡迈勒·达乌德(Kamel Daoud)的作品《乌丽斯》摘得桂冠,他也是2024年“龚古尔文学奖”的获奖作者。成立于1903年的“龚古尔文学奖”是法国最负盛名的文学奖项。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国新冠)3月28日下午,第三届龚古尔文学奖中国评选颁奖典礼在法国驻华大使官邸举办。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宣布今年的获奖作品是法国作家布里吉特·吉罗的小说《活得太快》。去年11月,这一作品已摘得2022年度龚古尔文学奖桂冠。
3月28日下午,第三届龚古尔文学奖中国评选在法国驻华大使馆官邸揭晓最终结果,布里吉特·吉罗(Brigitte Giraud)凭借小说《活得太快》(Vivre vite)获选。去年11月,这一作品已摘得2022年度龚古尔文学奖桂冠。
3月27日,第四届“龚古尔文学奖中国评选”揭晓仪式在法国驻上海总领事官邸·巴赛别墅(Villa Basset)举办,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参赞艾文鸿(Florent Aydalot)宣布法国作家让-巴蒂斯特·安德里亚(Jean-Baptiste Andrea)的《守护她》摘得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阁下(左四)与参加第三届“龚古尔文学奖中国评选”新闻发布会的嘉宾代表合影。人民网 谢莹摄两位学生评委代表点评获奖作品。人民网 谢莹摄龚古尔奖中国评选顾问杜青钢教授发表讲话并点评获奖作品。
日前,第四届“龚古尔文学奖中国评选”正式揭晓,法国作家让-巴蒂斯特·安德里亚(Jean-Baptiste Andrea)的《守护她》摘得桂冠,他也是去年龚古尔文学奖的获奖作者。在思南文学之家,三场围绕中法文学、翻译及龚古尔文学奖的圆桌论坛顺利举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26日电 (肖玉笛 袁硕)第29届法语活动月26日在北京启幕。来自法国、瑞士、比利时、突尼斯等多个法语国家的驻华使节出席开幕式。全世界使用法语的人数超过3.2亿,遍布五大洲。
当法国文学走向中国,中国文学走向法国,中法之间实现了接触、交流、合作。之后,从梁宗岱、傅雷到柳鸣九、罗新璋,从许钧、余中先到袁筱一、黄荭,几代中国法语译者和法国文学学者把大量法国文学名著译介到中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司汤达的《红与黑》、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加缪的《局外人》、勒克莱齐奥的《诉讼笔录》、内米洛夫斯基的《法兰西组曲》、安妮·埃尔诺的《我走不出我的黑夜》…
主题:“译者计划:捡拾花瓶的碎片”系列活动之“译的考验”时间:4月27日地点:上海图书馆东馆嘉宾:翻译家、文学评论家 袁筱一主持:法语译者、编辑 张引弘德国文学评论家本雅明将原文和它在各语言中的翻译比喻成花瓶(“纯语言”)的碎片,而译者的任务就是捡拾这些散落的碎片,试图拼凑出一只
今年,法国最富盛名的文学奖之一、第四届“龚古尔文学奖”的中国评选在上海揭晓。作为中国推广大使,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袁筱一表示,“龚古尔文学奖中国评选是法国文学的‘走出去’,对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