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 《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道德的谱系》等 。尼采24岁时成为了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文献。
《尼采著作全集: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1870-1873年遗著》(第1卷),[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孙周兴、彭正梅、李超杰、余明锋译,商务印书馆2023年8月出版,1062页,280.00元尼采的哲学发轫于古典学(主要是古典语文学)。
作者:娄林(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人物小传罗念生(1904—1990),四川威远人,古典学家和翻译家。192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现清华大学),1929年赴美留学,1933年赴希腊雅典,研习古希腊戏剧和艺术。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等校教授。
1.我几乎从来不生气,因为我认为没必要,有问题就去解决,不要让别人的错误影响自己。——陈丹青 2.“在我看来,人只有在举目无亲的远方才能够真诚地活着。”——梭罗《瓦尔登湖》 3.读书就是沿着作者的脚印去看沿途的风景。——尼采 4.
1.无需时刻保持敏感,迟钝有时即为美德。即便看透了对方的某种行为或想法的动机,也需装出一副迟钝的感觉。这是社交的诀窍,也是对人的怜悯。——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 2.真实的、永恒的、最高级的快乐,只能从三样东西中取得:工作、自我克制和爱。—— 罗曼·罗兰3.